第74章 百鸟朝凤枪

灵幻通天世界 枫笙水起 1220 字 10个月前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

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

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边警;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

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军营中巡夜的打更声和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景象是多么肃穆而凄凉!

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谁不想班师复员呢?可是办不到。

拼命死战的结果如何呢?

无外乎“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全篇巧妙地运用音节来表情达意,一句紧一句,句句蓄意,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显出此诗巨大的讽谕力。

诗中“纷纷“、“夜夜”、“双双”、“年年”等叠字,不但强调了语意,而且叠字叠韵,在音节上生色不少。

而蓝月柔的剑法,就像这叠字一样,环环相扣,连绵不绝,好像海浪不停冲刷着礁石一般,令花豹喘不过气来。

二十多个回合之后,花豹的左手刀法渐渐支持不住,右手倏地一伸,竟然多出一把利剑,疾刺蓝月柔的心窝。

左手刀,迅猛狠绝如砍瓜切菜;右手剑,轻灵飘逸如柳絮随风。

幸好蓝月柔刚才听了叶笙的提醒,早有防备,在花豹掏剑的那一刻,就已踏着五行迷踪步避开。否则在猝不及防的情况,很可能会被利剑刺中心窝。

蓝月柔避开花豹的利剑之后,剑法一变,从李颀的《古从军行》,变成了岑参的《春梦》。

“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由这首诗演化出来的剑法,是用时间的速度和空间的广度,来显示感情的强度和深度,讲求的是一个“幻”字和一个“快”字。

在醒时多年无法做到的事,在梦中片时就能实现,虽嫌迷离,终觉美好……这还不够虚幻和快么?

据说,宋朝晏几道的《蝶恋花》中有“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便是从此诗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