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容易磕巴,反应力特别的慢,甚至想要什么东西都不会说,用一特别奇怪的反问句来问何嘉慧。
比如一次看别的小朋友手里拿着一串裹着晶莹糖衣的冰糖葫芦,或者正在用小叉子一勺一勺挖着巧克力蛋糕,温也想吃这个,但他不会主动地去问何嘉慧要,只问:“妈妈想吃吗?”亦或“妈妈觉得这个好吃吗?”
一别扭的询问方式。
等年纪大一点去读小学,温说话的『毛』病就愈加明显,不连贯,磕磕巴巴,只会一两句话。
在一次意外跟小同桌吵架以后,男学生口齿伶俐地告诉老师,说温欺负她,班主任将两个小孩喊办公室询问况时,温不能很完整地将说出来,只会反复不停地强调:“我没欺负。”
幸亏女老师本来就对温重点照顾一些,将前后桌的学生挨个问了一遍,才明原来这个男生在桌子上划了明显不公平的分界线,温的手肘过界了,男生推了他一下,等男生的手肘故意过界时,温用自己的尺子也模样地轻轻维护着界线,男生一下子就怒了,便吵了起来。
后何嘉慧将背着小黄鸭书包的温领回家时,温现何嘉慧哭了,他小手牵起何嘉慧的手,扬起小脑袋看她:“妈妈,对不起,我不该、吵架的。”
何嘉慧一把将温抱起来,“妈妈不因为这个,温很乖的。”
只不过在临走之前,温的班主任特地将她喊住,拿出一份班级孩子的成长表格,特地翻温这一面,“温妈妈,您家的小孩学习成绩十分优秀,但生活上一点——”
班主任想了半天,将“问题”替换成“况”。
“他『性』格可能比较内向,这一点您之前跟我提起过,在入学之前,我记得温没任何过敏史的,前天中午吃饭时,中一道冬瓜排骨汤,每个小孩都的,当时温没喝,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自己吃了会肚子痛。”
班主任慢慢讲着,“我起初没在意,等今天早上吃面条和小花卷时,他只吃花卷,我问他为什么,他告诉我自己吃了面条会肚子痛。”
“我后来现他并不会肚子痛,而且不喜欢吃。”
何嘉慧耐心地听老师说完,尽管脚底开始慢慢冒出冷气,可面容依旧保持冷静微笑,她耳畔里慢慢地传来温婉的女声,“他的表达方式在某层度上跟一般小孩不太一样,如果你这边条件的话,我建议您可以带他去看一下医院的儿童心理科。”
“妈妈,别哭了,我会、听话的。”温用自己的脸颊去贴何嘉慧的,温热的泪水浸湿了两张面容,一大一小的。
这很奇怪的表达方式在去过医院后依旧没消除,反而在小升初之后莫名妙地消失了。
那个时候的温已经能够完地表达自己意,只说话不流利而已,等了高中后经历过长达两年之久的冷暴力,导致他本身的『性』格在环境的潜移默之下稍微地扭曲起来。
所以当顾准说要追求他的时候,他第一反应震惊,随后在这诧异的况下说:“没人追过我。”
顾准笑了笑,冷然的眉眼藏着的一捧雪终于消了些,“万分荣幸。”
“能成为你的第一个追求者。”
顾准将他的头整理好后,格外认真地注视他,“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