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弘阳和宋恒轮番上去举着个喇叭侃侃而谈,下面的人也都听得认真,甚至还有人拿了本子和笔在记。
既然来了,就没有白费工夫的理。
温向平于是很是认真的听了一番,从中确实得到了一些高考题型的信息,也算是颇有收获。
演讲结束之后,有人不肯离去,又跑过来找齐宋二人询问,其他人一看,生怕自己吃了亏知道的少了,于是也追过去七嘴八舌的问。
眼见着台上的两人已经被淹没,赵爱党连忙过去维持秩序。
宋恒自然是耐心的一一回答,齐弘阳虽然心底不耐,但碍于一边赵建国还在看着,脸上也挂起了笑,温和的安抚着激动的人们。
大概又一个小时过去,知青和村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去。
终于能歇口气,宋恒主动对齐弘阳邀请道,
“弘阳,要不要来我家坐坐。回来这么多天了,咱俩还没一起好好聊聊呢。”
对于宋恒,齐弘阳的态度明显真诚了许多,笑着应到,
“当然好了。”
一抬头,看见温向平和他的妻子站在一边,宋恒热情的邀请道,
“诶――向平还没走,要不要一起去我家里坐坐,聊聊天。”
苏玉秀听了顿时欢欣起来,宋恒不仅是个大学生,性格也是一等一的好,能跟他多相处,对向平肯定是有好处的。
于是悄悄推了推温向平的胳膊。
接受到妻子的暗示,温向平无奈笑笑,一把握住苏玉秀背后作乱的手,面上温和道,
“当然好了,不介意我带玉秀一起来吧?”
“当然当然――”
宋恒呵呵一笑。
苏玉秀却不肯去,只说到,
“你们聊的东西我也听不懂,我去了能干什么呢,还是你们好好聊一聊吧,我先回家做饭去。”
最后一句话,自然是对温向平说的。
齐弘阳眼底闪过一丝嘲讽,温向平的妻子听不懂他和宋恒说什么,好像温向平就能听懂似的。
因着齐弘阳和宋恒是第五大队唯二考上大学的两个人,等春节一过去,又要出去上学。
趁着现在有两个有经验的大学生在村子里头,赵建国觉着对于村里的人来说,这是个难得机会,就亲自上门去拜访二人,问他们是否愿意给村里头的知青开一次交流会,聊一聊高考和上大学的事情,如果能激励几个人发奋读书当然是好,如果没有也无所谓,但能分享些经验总是好的。
起初,王贵祥听了顿时得意的不得了,想着能在村里长脸面,于是就一个劲儿的叫齐弘阳答应。
刘艳眼珠转了转,拉着王贵祥躲到一边也不知嘀嘀咕咕了什么,王贵祥回来就改了口,不答应齐弘阳去了,甚至还想让齐弘阳去找宋恒宋老师,叫他也别答应。
这么多年的乡里乡亲了,赵建国对王贵祥夫妇俩的性子心里也有个底,对他们的变脸也不觉着奇怪。
不就是想着如果自家女婿这次去村里头开个会,万一有几个知青考上了,那他家的这个大学生不就不如以前那么稀罕了嘛。
可这考大学,又不碍着谁的事儿。何况不仅能给齐弘阳赚个好名声,还能给他实质的好处。
作为齐弘阳插队的队长,赵建国的评价对于齐弘阳在校内的思修成绩还是占着一定分量的。对于王贵祥夫妇的糊涂,赵建国只暗地里摇了摇头。
好在家里面还有齐弘阳这么一个能顶事通透的,赵建国便只等着齐弘阳亲口的回答。
余光扫过所谓的岳父岳母,齐弘阳眼底极快的掠过一道嘲讽。
自以为是,还在那儿沾沾自喜自己的算盘打的啪啪响,以为没人知道他们的小聪明,殊不知别人早把他们的心思看的一清二楚。
“当然可以,这是我的荣幸。”
齐弘阳温和的笑道,
“到时候时间安排好了,您跟我说一声,我一定好好准备。”
“哎――女婿你――”
王贵祥不满了,这女婿咋不听他的话呢。
赵建国却是高兴的很,当下站起身连连道,
“好,好,那我再去问问宋老师,随后尽快给你一个答复。”
齐弘阳微笑着应是,起身相送。
“嘿――你这小子,我跟你说话呢!我可是你岳丈!你这是想不敬长辈!”
因为齐弘阳的屡次忽略,王贵祥不满的瞪了眼,顿时撸起袖子一副要动手的样子。
齐弘阳冷冷的暼了他一眼,其中的阴寒不由得将王贵祥唬的一时怔在了原地。
绕过一边不敢说话只缩着脖子的王玉兰,齐弘阳一把把女儿接过来,淡淡道,
“跟我回屋。”
王玉兰喏喏的看了一眼丈夫,又见刘艳不住的悄悄对自己挥手,连忙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