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籍府邸,刘备、诸葛亮和伊籍返回后,孙乾立刻询问情况。
最终,孙乾失望了。
忙活了大半天,竟然没抓到王灿。
书房中,孙乾神情严肃,沉声说道:“主公,刘表现在逼迫您离开襄阳,局势不妙,我们该怎么办啊?”
若是刘备离开了襄阳,谋划的大事就难以成功了。
此时,伊籍、刘备和孙乾的目光都看向诸葛亮。按照诸葛亮的说法,刘表将不久于人世,但刘表现在还活蹦乱跳的,没死去的征兆。
诸葛亮的推测,是否能实现呢?
这,无疑是一个难题。
诸葛亮看了三人一眼,然后目光落在刘备身上,笑说道:“主公放心,只要再等一两日,刘表就会病逝了。刘表让您去前线,您就做做样子,带着护卫去前线。不过,您北上后,肯定会和秘密返回的士兵汇合,到时候立刻杀回来,您的大军一到,刘表必死。”
伊籍一脸疑惑的表情,将信将疑的说道:“孔明,你可不能开玩笑啊。”
诸葛亮笑说道:“机伯先生,我什么时候开过玩笑。”
刘备听了诸葛亮的话,坚定的说道:“好,就按照先生的办法做事。反正我们留在襄阳也是无事可做,也找不到机会夺下襄阳,还不如赌一把。”
四个人不停地嘀咕着,商议如何夺下荆州。至于诸葛亮所说的刘表去世,对于刘备、孙乾和伊籍来说,都觉得很神秘。
刘表,真的要病逝了吗?
伊籍、刘备和孙乾相信诸葛亮,但是不明白诸葛亮哪里来的信心。
当天,蔡瑁、蒯越和蒯良商量好对策后,联合行动,立即传令让襄阳周围的关卡全部戒严,严查和王灿相貌类似的人。
一时间,襄阳城内外的局势都很紧张,四处都有士兵搜捕王灿。
很多地方,随处都可以看到士兵,这时候,刘备却在士兵的保护下离开了襄阳。
ps:五更之四;
一万名士兵,在昨夜的时候悄悄离开襄阳城,现在却疲惫的返回。
熬了一宿,现在却空手而回。
这其中,诸葛亮无疑是饱受煎熬的。他坚信崔州平不会骗他,也不可能故意骗他,但是现在却没有抓到王灿,这让诸葛亮心中有些失落。即使刘备替他辩驳,诸葛亮心中也觉得很难受,不愿意面对这个结果。
诸葛亮仔细的思考着,但还是想不通王灿怎么离开的。
或许,真是如同刘备所说的,王灿狡诈多端,是早就准备好退路的。
大军入城,蔡瑁把一万名士兵带入军营安顿好,然后和刘备、诸葛亮、伊籍朝王宫行去。行动虽然失败了,但还得向刘表交差。
宫殿中,刘表高坐在王座上。
他听完了刘备的话,没有发怒,表情很平静,淡淡的说道:“王灿孤身入襄阳,无权无势,翻腾不起多大的ng花,不用顾虑。玄德,前线的战事吃紧,你立刻带着护卫起身前往前线,指挥士兵抵御蜀军,这才是正事。至于王灿在襄阳的事情,我会让人处理的。”
刘表心中,还是希望刘备早些离开。
王灿的事情,他随便都可以找一个人来搜捕。但是刘备留在襄阳,他心中总感觉很难受,非常的不习惯。
诸葛亮说道:“楚王,草民请求留在襄阳,协助楚王缉拿王灿。”
刘表盯着诸葛亮,双眸的目光好像实质化了,如同尖刀般穿透诸葛亮的内心,但诸葛亮眼神清澈,神情平静,没有任何异常。刘表又想到诸葛亮是襄阳的青年才俊,有才华,有能力,可以试一试,所以点头说道:“好,就让孔明留下来。”
不过,刘表没有给诸葛亮安排职务,充其量就是一个食客。
诸葛亮当即拜道:“多谢楚王。”
刘表摆手说道:“机伯、玄德、孔明,你们先出去吧,我有事情和德珪说。”
“诺!”
当下,伊籍、刘备和诸葛亮离开了,只剩下蔡瑁一个人留下。
刘表问道:“德珪,王灿的事情你怎么看?”
蔡瑁恭恭敬敬的说道:“主公,王灿极为狡诈,而且行踪飘忽不定。就拿这次去鹿门山围剿王灿来说,我们等了一晚上,从早上开始慢慢地搜捕,竟然没有找到王灿的人影。王灿留在城外,无异捞针,难以捉拿。最重要的是此人留在襄阳,肯定会煽风点火,对襄阳的安全造成威胁。”
刘表又问道:“你有什么办法捉到王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