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算计(一更)

不过,霍瑶光一再地跟楚阳强调,要想让巡安亭发挥他应有的功效,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定期地对他们进行训练。

换言之,就是得让他们明白,他们是官,是正义的一方,所以,一定要时刻准备着,与邪恶势力做斗争。

不能只是一心想着,月月拿着俸禄就可以安枕无忧了。

说到底,这个社会,还是官大一级压死人。

若是有人利用这一点,鱼肉百姓,那可就不妙了。

所以,还是得想办法加大对这些官员的监管力度。

可惜了,楚阳现在只是一个亲王,只是京西州的刺史,并非是大夏的皇帝。

所以,有些事情,他可以做,而有些事情,是一定不能做的!

一旦做了,极有可能就是万劫不复了!

所以有些事情,还是得再三斟酌。

弄了这么个巡安亭,倒是方便对上面解释,只说是为了方便让这些捕快或者是巡城卫们有地儿偶尔歇个脚罢了。

当然,实际上,这些‘小事’,上面的人,压根儿就不曾理会。

主要是因为后来赵书棋和齐王之乱,他们已经顾不上了。

事实上,就算是顾上了,也不会当回事的。

只要不是大规模的征兵,相信皇上都不会太在意。

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据说是所有的人都要跟家人在一起过的。

至于为什么,各地的传说纷纭,都略有不同。

唯一相同的,就是一定要一家人一起过,而且还是要在自己家里吃饭,特别是晚上这顿饭。

所以,无论是各大家族,还是皇室,也都不例外。

这一天,皇上除了将自己的皇子们都召入了宫中用膳之外,还特意让他们将自己府内有品级的姬妾也都带上。

如此,赵颜颜自然也是赫然在列。

抬眸,不经意间,与清妃的一道清冷眼神相撞,倏地,心底一紧。

不知为何,赵颜颜的心底里就是有一抹的不安。

虽然很淡,却是的确涌生出来了。

赵颜颜的手微抖了一下,玉箸中夹到的食物,也在一瞬间掉在了自己的碟子上。

她现在的身分,自然是没有资格坐到前面的。

事实上,现在,她的前面,就是夜明慎。

而夜明慎身边的位置,则是空着。

隔了一个位子,坐着的,则是皇子府的侧妃。

赵颜颜心中自然是苦涩无比,可是又能怎样?

她已经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子妃了,甚至,因为她是赵家女,在世人眼中受尽了嘲讽与蔑视。

就算是自己先前用了办法,可是仍然不能让所有的人都忘记了她是赵家女。

宴会进行过半,皇上已经连饮了数杯,已有微醺之态。

“报!皇上,御林军截获一封送往齐王军营的密信。”

众人顿时都吓了一跳。

实在是这个消息,太过劲爆了!

“信呢?”

御林军统领亲自上前,将信呈上。

看到是一只香囊,众人都有些不解。

“启禀皇上,宫门落钥前,有人想要出宫,正好微臣遇上,便多问了几句,只见那名小太监躲躲闪闪,眼神也十分可疑,故而,微臣便命人拿下,得知其是尚衣局里的一个小太监,自称是奉了皇后之命出宫。

微臣觉得可疑,皇后娘娘怎么可能会派一个小小的尚衣局太监去做事,所以,便命人搜查,结果,发现这个小太监身上的腰牌竟然也是假的,是盗取了尚衣局里的一位小太监的。而他本人在微臣未曾查明情况之下,便突然服毒自尽了。”

皇后听傻了。

这怎么又涉及到她了?

脸色微白,一脸难以置信地看向了皇上。

见皇上并未注意她,而是面色微冷,皇后的心底更是紧张无比,感觉到衣袖一紧。

皇后扭头,“何事?”

“娘娘,那个香囊看着有些眼熟,像是贵妃宫里的余姐姐身上佩戴过。”

一瞬间,除了皇上之外,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到了贵妃以及她身后的那名女官的身上。

“皇上?”贵妃早已吓得花容失色。

若真是她身边的人动的手,那她自己也是说不清楚了。

而皇上此时,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那封不到巴掌大的密信上。

皇上的脸色越来越冷,大殿内,众人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坐在了皇后下首位置的清妃,则是悄悄抬眸,打量着众人的神色百态。

------题外话------

下午二更。月初了,先发个月票红包,让大家开心一下!顺便也让我自己开心一下!刷一下文的热度,无论是送票票还是发评论,亦或者是打赏都是可以增加热度的。当然,飞雪还是倾向于送票票和发评论两种。爱你们,么么哒!

赵书棋可不是齐王那个笨蛋。

他这个曾经名噪大夏多年的名将,可不是吹出来的。

赵信受伤,皇上另派了将军过来辅助赵信,并且再带来了十万大军。

饶是如此,仍然未曾在赵书棋这里讨到便宜。

而赵书棋这边,直接跟齐王有了一个分工,齐王负责安内,而赵书棋是负责攘外。

他们现在坐拥江南五城,这样的好地方,粮食方面,基本上就是不愁了。

所以,赵书棋现在也不急,开始琢磨着,如何才能将他们势力继续扩张。

一晃,已经到了年底。

赵书棋这边始终不露颓势,皇上也有些急了。

大臣们众说纷纭,有人觉得应该派楚阳前往平叛,又有人觉得应该派肃王前往平叛,总之,就是各种声音,层出不穷。

而这段时间,夜明慎一直都很低调。

朝堂之事,几乎是不曾过问,也极少发表意见。

夜明慎虽然是被皇上恩旨,再次掌管户部,可是于军事这方面上,始终不曾有所建议。

用他自己的话说,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便好。

期初,这种低调,也是为了能等着时间长一些之后,让皇上将他与赵家的关系,慢慢地遗忘。

太后在这个年底,似乎是过地不太好。

宫里的御医一天请三次平安脉,慈宁宫里伺候的人,个个战战兢兢,生怕再因为他们的原因,令太后归天了,到时候,只怕满宫的宫人,都得跟着殉葬!

好在,太后只是因为心事郁结,并非是真的生了什么不治之症,只是人看起来有些憔悴而已。

“给清妃娘娘请安,您又来看望太后了。”女官浅浅地笑着,如今宫里头除了皇后之外,最不能惹的人,就是眼前这一位了。

“有劳姑姑了。听闻太后近来身子有些好转了,本宫又差人去宫外讨是了养身子的秘方,只盼着太后能早日康复。”

“娘娘有心了。”

女官一面请清妃到前殿稍坐,一面派人去跟后面通禀了。

不大会儿,小宫女回来了,没有说话,只是朝着女官微微地摇了摇头。

清妃自然是看在眼里。

微微一笑,“想来太后的身子乏累,那本宫就不打扰了。还请姑姑将此转交,若是有效,自然是极好的。”

“奴婢谢过娘娘了。”

清妃又一身闲适地离开了,由始至终,没有对太后的巴结,也没有对太后如今落魄的不屑。

因为宫里所有人都知道,太后纵然是没有了赵家做倚仗,可她还是皇上的亲生母亲。

就任这一点,太后在宫中的地位,便无人能撼动。

清妃回去的途中,恰好遇到了一名宫人端着托盘。

“站住。”

小宫女立马站住,“给清妃娘娘请安。”

“你是哪个宫里的?”

“回娘娘,奴婢是贵妃宫里伺候的。”

“哦,原来是贵妃姐姐的人,这是什么?”

清妃随手一指,并不曾靠地太近。

“回娘娘,贵妃娘娘近来身体欠安,这是膳房特意给娘娘熬的药膳。”

清妃的鼻翼微动,点点头,“难怪本宫闻着有一股子药味儿呢。贵妃娘娘如何欠安了?是睡地不好,还是吃得不香?”

“回娘娘,贵妃娘娘近来心情烦燥,且唇色微暗,嘴唇上也有些起皮了,所以,这才会命人熬了一些清肝去火的药膳。”

“原来如此。”

清妃和这位小宫女一问一答,看似十分简单。

可是没有人注意到,有一名宫人早已经绕到了小宫女的身后,不经意间走了过去,伸手折了一朵越到了甬道上的腊梅。

“行了,既是贵妃娘娘要的东西,你快去吧,免得再凉了。”

“是,娘娘。”

待宫人走远了,先前去折梅的那名宫女才过来,朝着清妃娘娘眨了眨眼。

清妃的唇角微动,回宫了。

腊月的天气,总是冷的。

哪怕是艳阳高照的天气,依然是让人觉得冷。

特别是再有那么一阵阵的寒风吹着,就让人觉得更冷了。

清妃一进宫,温热的空气扑面而来,多了几分的暖意,少了一些冬日的寂寥。

小宫女将折下来的那一支腊梅,直接丢进了一只细长的花瓶里。

随后,随着清妃进入了内殿。

小宫女的手上,已经多了一样东西,“娘娘,这个香囊是她自己绣的,宫里不少人见她佩戴过,而且这上面她还特意绣了自己的小字。”

清妃点点头。

这里是后宫,除了皇上一个男人之外,其它的,要么是女人,要么就是伪男人。

所以,宫女们喜欢在自己所佩戴的饰品上做一些小标记,也是无可厚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