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舟的嘴角一撇,说地你真的好像是会给霍瑶光行礼一样。
不管怎么样,李远舟还是跟过去了。
几人刚进院子,就觉得哪里不对,下人们都恭敬地站着,头都不敢抬。
更准确地说,是大气儿都不敢出一声了。
小环看到王爷过来,极有眼力见儿地跑到跟前,福了福身,“王爷,王妃在门外听了好一会儿了,气坏了。”
楚阳的脸色瞬间就阴沉了下来。
王碌此时还不明白,王爷怎么会突然带他到后院儿来了?
难不成,是自家女人在这里惹祸了?
待王爷带着他们近前一些,刚好能听到了屋里的人说话。
“王少夫人,你好歹也是一位官夫人,言行岂可如此轻浮?我就算不是王家的人,按年纪算,好歹也算是你的长辈,你屡次出言相逼,到底意欲何为?”
宋氏始终都是一派大家风范,不会咄咄逼人,可是也不会让人觉得她好欺负了。
史明明到底是年纪小,而且这一年多来,处处被人捧着,真有几分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再加上这里坐着的,都是一些身家地位不及她的,难免就要有些得意了。
被宋氏一激,自然是不能让这些人瞧低了自己。
“霍二夫人,这话可就不对了。我几时逼你了?我不过就是说了几句实话而已。难道霍二爷不是赋闲在家吗?难道武宁侯府不是因为侯爷才会有今日的风光吗?要我说呀,有些人就是不知足。明明就是沾了别人的光,还总是觉得自己有本事。啧啧,也不知道这脸皮到底是有多厚!”
身为官夫人,在这等重要场合说出这样的话来,已经是很过分了。
饶是宋氏的气度再好,此时也忍不住了。
“好!好!好一个王少夫人史氏呀!我是真没想到,你夫家也不过是一个六品的小吏,我家老爷纵然是在家赋闲,可是我身上也还是有着诰封的,史氏,谁给你的胆子,敢这般与本夫人说话!”
当家主母的气势一拿出来,当真不是盖的。
史明明也被她给唬到了。
可她也只是有那么一时的胆怯而已。
“霍二夫人这么生气做什么?我又没指名道姓地说你。”
是没指名道姓,可是你刚刚这话,分明就是在指桑骂槐了。
在座之人,谁听不出来?
可是,你这讽刺人家,讽刺地没有道理呀!
人家霍二夫人是霍家正经的嫡系夫人,纵然不是武宁侯夫人,可也是一家人呀。
这历来都是一人兴盛,则家族也跟着水涨船高的。
怎么到了你史明明这里,人家就成了厚脸皮了?
那你一个远房的侄夫人,还这么借用着王太傅的名头,岂非是不要脸了?
门外听着的王碌,头上的冷汗都出来了。
这个败家娘儿们,真是什么话都敢说!
那可是王妃的亲二婶,这种话也是她能随便说的!
砰!
门被人从外面打开了。
一时间,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门口的方向。
霍瑶光是被楚阳扶着进来的。
仅仅是这一个细微的动作,便让众人都看明白了,静王妃在静王爷的心目中,到底是占有怎样的地位。
“王少夫人好口才呀!”
史明明也注意到了刚刚跟进来的王碌,心底一慌,坏了。
“参见王爷,参见王妃!”
众人呼啦啦地跪了一地。
霍瑶光环视了一眼众人,然后一笑,朝着宋氏屈了屈膝,“侄女给二婶娘问安了。”
宋氏的眼眶一热,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平时霍瑶光何时给她行过礼?
今日,不过就是当着这些人的面儿,给她撑场子了!
果然,下一刻,所有人的面色都变了,特别是史明明,脸色苍白得,那些脂粉都要遮不住了。
楚阳没发话,霍瑶光没发话,所有人就得这么跪着。
而刚刚被史明明那般贬低的宋氏,此时不仅不用跪,反而还要接受静王妃一礼。
这打脸,简直就是啪啪响呀!
------题外话------
有人问到了叶瑟的舅舅,这样吧,我们就再来猜道题。
题目就是,你们觉得以下几人中,谁最有可能是叶瑟的亲舅舅。
1、安国公
2、梁国公
3、赵书棋
4、以上三人都不是。
哈哈,看看大家能不能猜对哦!
ps就算是你们猜对了,这一次也不会有奖励哦。哈哈,皮一下,很开心!
史明明如今已经嫁了人,夫家正是王家旁系的一名嫡子。
听起来有些绕,简单地说,就是嫁给了王太傅的远房侄子。
王太傅家,跟王郡守家,可以说是两个王家了。
一直以来,王太傅那一脉的人,都是瞧不起王郡守这一脉的。
不说现在官职的高低,只说家族的人丁兴盛,也是远不及京城王家。
王太傅的亲族子弟,大都在京城为官,当然,外放的也有,不过不会是西京,而是地方更为富饶的江南。
那里可是鱼米之乡。
也正是因此,王太傅这一脉,一直被人们称为王家,而王郡守这里,则是被人们称为西京王家。
就好像,一个是在房生的,一个小妾养的一样。
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呀。
史明明也因为自己嫁的人家好,所以,这两年可以说是过地相当滋润。
就连史家,也跟着水涨船高了。
西京这里容不下他们,所以,史家有几位子嗣,已经去了京城发展。
留在西京的,除了是上面的任命,不能随便动的,就是还有一些庶出的子嗣负责这边的一些产业。
史明明之所以会出现在这儿,完全就是因为她嫁了一个自以为好的夫君。
因为夫君的面子,所以,她才能来这里。
史明明的夫君王碌,现在是幽州郡守下的一名六品官员。
作为一个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来说,这已经算是品级较高的了。
至少,在她看来,比起任宁非的七品县令,不知道要好了多少。
李远舟这次过来之后,就会直接回京城复命了。
幽州这边的刺史对于幽州的相应事务,也都已经比较熟悉了。
另外,皇上已经下了旨意,他回京城,还另有要务。
史明明所针对的,自然不会是霍瑶光。
她就算是嫁给王太傅的儿子,也没胆子去招惹静王妃。
更何况,她嫁的还只是王太傅的一个远房侄子。
只是正巧得知了霍瑶瑜生子,而此时留在这里陪着霍瑶光一起招呼客人的,又是霍瑶瑜的亲娘,所以,总想着在她的身上贬低几个档次,然后再找到自己的优越感。
人就是这样,你不去理会她,她还总想着来招惹你。
史明明先是对宋氏的身分较有微词,不过,宋氏大度,又因为自己是一个长辈的身分,所以不曾与她计较,不想,她竟然没完了。
“听闻霍二爷如今一直赋闲在家,霍二夫人也是好福气,如今老太太尚在,还能仰仗于霍侯爷的余威。可若是哪天分了家,也不知道霍二夫人有何打算?”
宋氏听了,自然是面色不善。
其它在坐的几位夫人听了,也觉得这位王少夫人的话过头了。
再怎么样,人家也是长辈,岂容你一个外人来置喙?
霍瑶光此时正在正厅里与王夫人和任夫人等人闲谈,并不知道,此时前面的厅堂里,已经是剑拔弩张了。
宋氏这几年收敛了锋芒,可是不代表了她就真地不会说话了。
眼神淡淡地在史明明的脸上轻拂了一眼。
“不知这位夫人是哪家的?”
一开口,就将史明明处于了无比尴尬之地。
人家连你是是谁都不知道,你还在这儿巴巴地戳人家痛处呢。
史明明的表情一滞,“霍二夫人倒是忘性大,我夫家姓王,是王太傅的侄儿王碌。”
她一说是王太傅的侄儿的时候,明显看到了周围不少女眷们眼神中的羡慕,当然,还听到了几道抽气声。
这也正是她最想看到的。
每每看到有人如此,她就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人生赢家了。
能被这么多人羡慕,也是她的成功!
“王太傅的几房子侄,我倒也是都认得的,只是从未听说他有一个侄儿叫王碌呀?莫非,是远房的?”
宋氏在京城多年,先不说宋家原本就身分不低,只说这几年她以武宁侯府主母的身分四处走动,自然也是人脉极广的。
王太傅,对于地方上的这些夫人小姐们来说,或许是个大人物,可是对于她来说,也不过如此。
再大,能大得过皇权?
而且,王太傅是文臣,之前赵太师府不也是荣宠一时?
最后呢?
现在不一样是都赋闲在家了?
所以,王太傅就能一辈子荣宠不衰?
宋氏这么一问,众人不免就开始窃窃私语了。
人人都知道这位霍二夫人是从京城来的,只因她的女儿嫁给了任家的嫡长子,所以才会不远千里而来。
所以,京城的贵族圈子里的事,她自然也是知道的。
史明明的脸色有些难看。
对外,她一直都称王碌是王太傅的侄儿,之前在幽州,亦是如此。
因着王太傅的关系,所以那里的夫人小姐们,一直也都愿意给一份面子,从来不曾当面儿说破过。
只是没想到,今日,竟然被这个宋氏给说穿了。
“伯父的子侄众多,霍二夫人不能认全,也是常有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