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掩人耳目

大逆之门 知白 3904 字 11个月前

就在他准备让人盘查的时候,从方固城里又出来一队人马。几十个身穿禁军服饰的骑兵护着一辆马车出来,距离安争的送葬队伍大概几十米远停了下来。马车的帘子聊起来,里面并排坐着两个太监。一个是锦绣宫总管太监李昌禄,一个是天极宫秉笔太监安承礼。

一个小太监跑过来在澹台彻耳边低声询问了几句,澹台彻表示没有什么问题,那小太监又跑回去复命。但李昌禄和安承礼都没有走,就坐在马车里看着。

澹台彻下令盘查送葬的队伍,极为仔细认真,一个人都没有遗漏。从队伍前面到后面,所有天启宗的人和送葬的百姓全都检查了一遍。没有任何发现之后,澹台彻让人开馆。

几个缇骑官差上了灵车,用铁钩子将棺木撬开,打开之后发现里面只有金三令的尸体,他们几个对视了一眼,然后朝着澹台彻摇了摇头。

“都给我过来!”

澹台彻高声喊了一句,所有的缇骑官差全都聚拢过来,动作迅速,没有一个人拖泥带水。

带着百十个缇骑,澹台彻撩袍在灵车前单膝跪下来:“这位兄弟,得罪了。”

所有的缇骑士兵也都跟着他单膝跪倒,抱拳行礼。

澹台彻站起来一挥手:“咱们走!”

所有的缇骑官差整齐的起身,然后上马,扬长而去。

王开泰看着澹台彻离去的方向道:“这个孩子做事,倒也磊落。”

安争点头:“不辱我兄长在天之灵。”

王开泰若有深意的看了安争一眼:“去吧,你兄弟是我兵部的恩人。”

安争摇头一叹:“若非牵扯太多人命,我也不能利用了他。”

王开泰道:“这怎么能算利用?”

安争道:“不管怎么说,怎么安慰自己,这都是利用。”

王开泰怔了怔:“你这孩子,太耿直了些。”

而不远处,锦绣宫总管太监李昌禄看到澹台彻带着人在灵车下下拜的那一刻脸色难看之极:“丢人!回去!”

马车调转,禁军护着这两位在宫里位置极为紧要的两个太监走了。

几乎所有的注意力,都被牵扯到了城外的送葬队伍这边。而与此同时,两位妇人悄然的进入了天启宗。古千叶和曲流兮亲自护送着进来,直接进了后院,住进了曲流兮的房间。

曲流兮道:“老夫人,夫人,就委屈你们在这住一阵子,等风声一过,我们就想办法送您去大羲。就算太后的手伸的再长,也伸不到大羲去。聚尚院也已经派人赶去阻拦郝大人进京,不会出什么事。”

两位妇人俯身施礼:“多谢你们了。”

澹台彻还是第一次遇到查案的时候敢这么直接了当对刑部缇骑说不的人,而这个人看起来也就不过十五六岁。澹台彻当然听说过安争,整个方固城现在没听说过安争的人只怕屈指可数。就连天极宫里那些略显寂寞的宫女,私下里闲聊的时候也会提及,京城里继苏飞轮,风秀养,聂擎之后又出了一个了不得的年轻人叫安争。

少女情怀总是会把英雄想象的更为完美,安争本算不得一个特别英俊的人,但在她们的幻想之中,安争就是一位锦衣翩翩的漂亮公子。

自从武院考核,安争一千五百米之外以鹰扬将军王开泰的断崖铁梨木弓射中标靶之后,关于安争的传闻就越发的神奇起来,有人甚至说,安争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

澹台彻不是少女,他也是个天才,所以他更懂得安争少年成名的不易。安争的很多传闻他都知道,说实话他对这个少年很感兴趣。包括安争进京之后就灭了大方介所,教训泼皮无赖,击败丁盛夏和朗敬。甚至也包括天启宗的人在京城里做的那些粗犷豪迈的善事,他都特意去了解过。

澹台彻甚至想过,这不就是自己年少时候想去做而不能去做的事吗?

少年时,谁没有过这样的梦想?所以他对安争很有好感,哪怕安争看着他认认真真的说出不能这两个字,澹台彻还是没有生气。

“我能理解。”

澹台彻沉默了一会儿后语气温和的说道:“若换做是我,可能也会给出同样的答案。但那是我站在你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只是一种假设。我身为刑部缇骑都尉,还是必须站在自己角度来办案。”

安争问:“所以呢?”

澹台彻道:“所以,若是你执意不肯,我只好按照刑部的惯例做事了。”

安争道:“所谓惯例,就是用强?”

澹台彻认真的回答:“刑部,是朝廷的执法衙门,所以你说的用强这两个字正是刑部查案必须的手段。”

安争道:“所以会不会死人?”

澹台彻再次沉默,显然是在很谨慎的思考这个问题:“如果你不反抗,当然不会。你身为武院弟子,而且可能将来还会是大燕的柱石之臣,所以我当然不会对你怎么样。但是你手下的人呢?一旦打起来的话,难免会有伤亡。有一件事我需要讲清楚若是我的人失手打死了你的人,这很正常。而若是你的人失手打死了我的人,那么后果就会更严重。”

“按照大燕的律法,杀死刑部官差是重罪之中的重罪。”

安争像是沉思了好一会儿,然后点了点头:“所以为了我的人,我必须同意。”

澹台彻抱拳:“虽然刑部属于暴力执法的衙门,但我不喜欢强人所难。尤其是,你们不是犯法之人。所以我才会这样耐心的等你同意,希望你能理解。”

安争没有再说什么,转身走到灵车前面撩袍跪下来:“三令哥,是我无能,你死之后,还要被人惊扰。”

天启宗的人默然无语,而队伍后面那些跟着的百姓则越发的不满起来。他们开始往前挤,将拦在前面的缇骑队伍挤的不断后撤。

缇骑纷纷抽刀,但义愤填膺的百姓们却根本就不理会。大家手拉着手站成一排一排,好像坚固的堤坝一样将缇骑拦在外面。

澹台彻叹道:“早就听说天启宗虽然才到方固城没多久,但附近百姓无不敬服。现在看来,安争这个年纪做到的事,绝大部分男人到死都做不到。若要百姓敬服爱戴,不是做戏做出来的。这些在朝廷权利面前卑微谨慎的百姓,敢在我缇骑的长刀之下直面相对,只能说是天启宗太得民心。”

他身边的手下问道:“都尉,这怎么办?现在这的百姓不下千余人,真要是冲撞起来,只怕伤亡在所难免。”

就在这时候,从方固城的方向又有一队骑兵冲了出来。这些骑兵和缇骑相比,又是另外一番的气势。人数也是百十个上下,身穿轻甲,速度奇快,杀气凛然。这些轻甲骑兵战马一侧挂着弯弓箭壶,另一侧挂着连弩。他们身上的甲胄很轻薄,几乎不具备什么防御能力,但正因为如此将骑兵的速度发挥到了极致。

他们长刀都挂在后背上,左臂上绑着一个一尺多的圆形骑兵盾,每个人看起来都有一股凛然的气势。虽然只不过百人,奔腾而来,却有一种千军万马呼啸碾压的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