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夫人边瞧着林妈妈和沈妈妈指挥那些丫鬟把礼物搬到马车上,边回答道:“我能给小世子准备什么礼物,不过就是一玉佛,还有你们小孩子都爱摆弄的几样西来物件罢了。”
闻言,宋娴倒是不觉得诧异,都在意料之中。
她祖母肯定从爹爹那里打听到不少关于小世子的情况,知道小世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怕一不小心就惹了小世子的厌,把宋白也给牵连进去,那就不太妙了。
“娴娴,你今日吃得少,要不要再吃点什么?”等坐上马车,宋老夫人立即让林妈妈拿出几碟果子,想让宋娴再捡着吃一些。
今儿她让宋娴起得太早了,才没什么胃口多吃一点。
主要也是安王妃给小世子安排的生辰宴,场面特别大。
大概要花去一天时间,像赏花,拜佛都少不了。
那他们能不精心准备,把一切都安排好。
还有这衣裳饰物,也要仔细考究,若是与哪位姑娘撞上,心宽地倒也罢了,但若是一个处处都要计较,过于小心眼的,那不就尴尬,甚至很可能还会故意给难堪。
因而这金陵有头有脸的人家,都让自己府上的丫鬟放些消息,避免撞衫。
“祖母,我们一起吃点儿,您今儿也吃得少。”宋娴本来还不饿,一看林妈妈在她跟前摆上几碟果子,她这肚子就突然空空的,很想吃几块。
同时,她一早就注意到宋老夫人跟她差不多,都是吃了一碗汤面,就不再动筷。
实际上,那碗小得很,只比她的拳头大个两倍左右,她平常起码要吃两碗,以及还要再吃一些包子或者薄饼,才会感觉到饱腹。
也许是她昨天吃得太多,导致今天吃东西的时候,没有太多食欲。
宋老夫人听后,笑眯眯地摸了摸宋娴的脑袋,点头道:“好,祖母陪你一起吃。”
而她们花去一炷香的时间,才到安王妃置办的大宅子。
不得不说,安王妃出手的确阔绰和大方。
这大宅子亭台楼阁,样样齐全,比一个学校操场还要宽敞很多。
风景十分优美,随便一瞧就能被吸引。
只不过宋娴上辈子参观过很多名胜古迹,像故宫,苏州林园,她都没落下。
那么见过大世面的她,也只是在心里感叹一下,不至于会到处乱看,眼珠子不带眨。
而宋老夫人纯粹是为了自己的颜面着想,坚决不会没规矩的随意张望。
她得时常为她儿子和孙子,以及孙女考虑,不能因为自己没见识就丢了他们的脸面,平白无故地让人笑话。
再说,她也是体面人家出生的姑娘,知道该怎么做。
可对紧随她们身后的沈夫人来说,这真是不得了。
她以为他们沈府已经是金陵最大的宅子,万万没想到,这安王妃置办的新宅子,居然比他们沈府大好几倍,让她极其羡慕和震惊地差点看呆。
八月,正当酷暑,火辣辣的烈日,顶在头上,不到半分钟,这脑袋瓜就能被烤热了。
所以一向喜欢在院子里玩耍的宋娴,干脆躺在榻上,一边吃着已经切成小块,并且放到井水里冰冻过的西瓜,一边让红芍和绿瑶两个小丫鬟,有一搭没一搭的拿着扇子上下摆动,虽然起不了什么大作用,但好歹还有一丝风,能从她的脖子那里,灌到衣服里面。
她室内放着的冰块,也快融化地差不多了,沈妈妈见状,又让人赶紧从冰窖里面去拿几盆。
这玩意儿在盛夏季节,可少不了。
宋娴却觉得这天气异常炎热,估摸有些地方都干涸地不像话。
怕是又要闹灾了。
特别这金陵是出了名的鱼米之乡,不知道有多少难民想挤入这里。
不过宋老夫人和沈妈妈她们都是非常细心以及很有经验,早就跟宋娴一样,算到这一茬,连忙唤人屯粮食。
毕竟有好几个庄子里的管家,亲自上门说今年收成与往年相比,恐要减小不少。
到时可能交不了多少粮食,让宋老夫人他们担待一点,早做准备。
但宋娴最怕的不是没饭吃,而是天气一热,那蚊子嗡嗡,多得让她心烦。
一见着她,闻到她的气味,就纷纷来吸她的血。
害得她身上总有小红点。
哪怕她晚上睡觉,沈妈妈都要给她点熏香,却也没用。
那蚊子就认定了她似的,打死几只,仍来几只,没完没了。
这不,大白天,红芍和绿瑶她们都在呢!
这蚊子就围着她转圈圈,伺机下口。
她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上前拍死它。
沈妈妈瞧见以后,赶紧拦住宋娴,随后又风轻云淡地一手抓住那蚊子,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给捏死,然后用帕子擦了擦手,才将她刚刚从门房张成那里拿到的东西,递到了宋娴跟前,说道:“姑娘,你瞧,这是安王府送来的帖子?”
“安王府?”宋娴满脸疑惑,“小世子的家不是在京城吗?怎么他们全家都搬到金陵来了?”
沈妈妈摇摇头,说道:“他们没有搬来,是安王妃大老远从京城过来,在金陵买了一处宅子,说是要给小世子过生辰。”
话毕,宋娴才想起这小世子今年就要满八岁,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童龀”,难怪安王妃会那么重视。
至于为何不是小世子进京,而是安王妃离京,她猜测,应该是安王妃想要给小世子一个惊喜。
话说,她之所以这么清楚小世子的家世,还是她爹爹一天到晚在她耳边吐槽这小世子怎么自大狂妄,目无长辈,总是作弄他等等,听着是苦不堪言,其实她爹爹根本不在意。
他就是找个树洞,随便倾诉一下。
关键这小世子对她爹爹还挺好,也许是出于快把她家吃空的原因,对她爹爹总有几分宽容。
偶尔她爹爹口误,当着小世子的面抱怨,小世子也懒得跟他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