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诬陷

宋老夫人站在门后,听了半晌,见陈大娘子始终都没有回应那些百姓的看法和主意,便晓得她这是揣了猫腻,专门等着她。

而宋娴就知道陈大娘子会玩这套把戏,说到底,她就是想用自己的眼泪,换取某些人的可怜和同情,至于真实目的是什么?

她已有猜测。

沈知府也同宋老夫人和宋娴她们一样,站在门后,听那陈大娘子凄凄惨惨地哭着自己的遭遇。

可惜他这人颇为正直,一点都没从陈大娘子的哭诉中,感觉此人可怜,反倒觉得这陈大娘子无理取闹,她夫君死了,不给他置口棺材也罢,怎么还把她夫君的尸体暴露在人前。

若她实在认为自己命苦或者孤单,何不在给张武办完丧事后,重新找一户人家。

这大夏朝对女子某些条例还是很宽松的,这寡妇改嫁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比如:当朝礼部尚书不就娶了曾嫁过三夫的灵公主。

说起这灵公主,那真是一个狠角色,坊间传闻,她这人心胸狭窄,凡是被她看中的任何东西,就必须得到。而且据说,她容不下礼部尚书原配夫人的长子,曾数次对长子出手。

是真是假,难以考证。

但沈知府相信,这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大户人家看着规矩严苛,实则人多嘴杂,有些说漏嘴了,查都不知道从哪块地方查起。

当然寻常百姓也不敢摆在明面上说,好歹这灵公主是皇家出身,关系到皇家颜面,他们也不敢拿自己的脑袋去拼命八卦。

“行了,别哭了,我们老夫人有请。”沈妈妈面露鄙夷地用帕子捂着嘴,着实对这小人做派的陈大娘子颇为看不起。

真是见过不要脸的,没有这么不要脸的。

就是那青楼红馆出身的姑娘,做了大户人家的姨娘,人家也不敢拿冒了臭气和腐味的尸体,去博取什么好处和利益。

真不怕张武死了,魂魄找上他。

宋老夫人也不愿当着那些看热闹的百姓,跟陈大娘子争执什么。

恰巧,沈知府在他们府上,让他来明察秋毫,看看这陈大娘子是否有谋害张武的嫌疑。

陈大娘子一听宋老夫人让她进去,连忙抬起胳膊肘,用衣袖抹了抹泪,扭着腰肢,像一朵风中摇曳的小白莲,娇娇弱弱地踏进了宋宅大门。

只是她始终记恨着沈妈妈,心想着:等她成了宋白跟前得宠的姨娘,一定要这沈妈妈好看。

沈妈妈哪能不知道她那点小心思,要她说,这陈大娘子还是一个蠢的,蠢得能跟沈夫人相比。

不过一个会装模作样,不会在人前撕破脸,只在背后耍些小阴招,段数肯定要比沈夫人高一点。

哪像沈夫人,鲁莽又无脑,偏偏她的野心还那么大,办起事儿来,只知道横冲直撞,说些刻薄话。

跟真正的高门大户里的主母相比,那档次差远了。

根本走不远,迟早有一天会被她自己给害死。

“陈大娘子,我请你进来,是因沈知府在场,你若有什么委屈,尽管倾诉,只是别说些有的没的,欺骗我们。”宋老夫人趁陈大娘子一进门,就话里话外地率先开口。

绝不给陈大娘子污蔑或者栽赃他们的机会。

陈大娘子却略有深意地低下头,紧攥着衣摆。

有些不确定自己的计划能成功吗?会不会被沈知府一眼给识破。

沈知府到底是经验老道,一下就看出这陈大娘子心虚得很,可他选择不动声色地先观察,看看她能玩出什么花招。

宋娴安安静静地站在宋老夫人身旁,一双星光灿烂地杏仁眸子,不断往陈大娘子身上扫去。

这还没出招,陈大娘子就先忐忑和不安,看来她是真心里有鬼,害怕被沈知府揪出事实。

“老夫人,张武死了,我没钱买棺材,大郎他又把我撵了出来,我实在无处可去,只能来找您,求求您,让我留在宋家吧!我一定为你们当牛做马。”陈大娘子说着,又像上次那样,跪在了宋老夫人跟前。

宋老夫人仍旧跟上回一样,无动于衷,直接拒绝道:“陈大娘子,我们用不着你为我们当牛做马,还有你家大郎他不愿为自己亲爹收敛尸骨,按例你可把他告到官府,讨一个说法。”

本朝律例,明明白白地写着呢!

她不信陈大娘子连这个都不知道,再说,天气渐渐变热,张武那尸体可不能再放着,否则那尸体都要烂出蛆了,那臭味都能飘到他们这来。

陈大娘子就知道宋老夫人是硬心肠,无论她怎么哭惨,宋老夫人都没有一丝波动。

还好她只是试探一下,真正的大招,她还没拿出手。

“老夫人,我不要回到张家,我只想和秀才公在一起,他跟我说了,他会抬我进门。”

话落,宋老夫人立马冷笑出声。

这陈大娘子怕是得了失心疯,非要上赶着做她儿的妾,真是让她觉得下。

更何况她儿和梁凡霜好好的,两人感情那么深厚,瞎了眼才会看上她。

陈大娘子见宋老夫人对她嘲笑以及不相信,连忙从怀里拿出宋白的随身物品,呈现在大家眼前,信誓旦旦道:“秀才公拿这毛笔跟我约定好了,说有朝一日,一定把我接到他身边。”

宋娴看着那个毛笔,确实眼熟,她爹爹宋白前几天还说他随身携带的那支毛笔不见了,估摸是让小贼给顺走。

没料到,这支毛笔竟跑到陈大娘子那儿去了,看来,她还真是做足了准备。

但凭此物就想诬陷宋白和她有私情,那真是太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