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龙回九转的风水

奇门相师 红薯 3547 字 12个月前

“哦,这还差不多……嗯嗯……”

半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他们就来到了那个建筑工地。

跟上次来看的样子几乎没有任何不同,不过建筑工人却少了很多,有些楼房还没有建成预计的高度就已经被封了顶。

一直蹲在车里面的秦秘书赶忙拿起那张合同,跑到工地里面交代了一遍。

所以等乞儿等人走进去的时候,并没有受到妨碍。

没有人,能像乞儿一样,可以把这里的气息感受的这般清晰。

一丝丝的能量,仿佛是打在热锅中的蛋花,如丝絮般飘逸。

伸出手来,轻轻的在虚空中碰触一下,那股能量的‘烟雾’直接进入到他的手心之中,然后……渗透进身体,寻找到经脉,丝丝流淌着。

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看。正版o章_节;上039?

因为乞儿本身并没有按照古武那般,在身体中修炼出一条经脉。

所有的力量都是放在了阵盘之中。

但他总觉得这样不对,单独靠着天生神力早晚要出事,就像……听其他乞丐讲的那个华山剑派的故事,大坏蛋岳不群那个什么内宗,就是靠着内力的修炼才成事的,虽然也有一些阴谋诡计,但总体说来,除了那一个惊才绝艳的家伙之外,剑宗确实不是气宗的对手。

乞儿练武的天赋并不好,跟丑儿简直是狗大便和钻石的区别。

如今发现有丝气息竟然可以进入到身体经脉,他还是忍不住一阵激动的。

赶忙对赵局说道:“我先上那楼顶上看看,如果一时半会下不来,也不用等我了。”

说完,直接快步走向那还未盖完的楼房,层层楼梯爬上去,反正也没有门,直接走到楼顶,望着前面那条宽阔的河流,乞儿感觉自己整个心肺都开阔了不少。

这里的风水之所以好,便是因为面前这条河。

天朝最主要的河流,从这里经过,又是最平缓的一段河道。

而这里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好,正应了那句‘龙回九转,颔首乘风’。

大江刚好在这里打了一个很‘抽象’的小湾,不但让整条龙脉的气运在这里停顿了一下,更因为这里临近出海口,海上积攒的紫气也会逆流而上,在这里囤积一些。

两相结合,这里风水不好才怪。

没错,大江,便是整个天朝真正的龙脉。

断,则有祸。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乞儿走到最边缘的地方,面前便是几十米高的垂直,他却丝毫不在乎,盘膝坐倒,膝盖还顶出地面的范围,悬空出去。

猛地深吸一口气,乞儿缓缓的把眼睛闭了起来,感受那丝丝雾气般的能量,从自己‘五心’之中流入。

便信马由缰,任由它们在自己身体中,生生的,而又缓慢的,开出一条细小的通道来。

乞儿不知道的是……这种修炼方法,才最是承应‘天道’……

点过了菜,那成熟美女举着一瓶酒,悄悄的给每个人都倒上。

完事后直接站在旁边,颔首而立,仿佛她并不存在一样。

乞儿喝了一小口,很是满意,转头冲着那美女点了点头,却马上听到身边传来一声轻哼。

苦笑一声,暗自琢磨……这丑儿这么大点就知道妒忌了,以后……以后可咋整?

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就听那老道士却是先开口了。

“赵施主,不知你对于如今的轩花市怎么看呐?”

赵局被问的一愣,还真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再者……就是有什么看法,也不至于跟你个出家人说吧?

乞儿却是呵呵一笑,知道这是老道士要开始卖弄了。

说白了,要推销自己了。

赵局也不知道如何回答,索性直接反问道:“不知道老先生是如何看待的?”

老道士点了点头,突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豪气说道:“民心不定,建设不均,贪腐太重,此为轩花市三大罪也!”

上来就是扔了颗重磅炸弹。

老道士死死盯着赵局,眼睛中尽是光彩,问道:“不知道赵施主对于这三件事……要如何看待?”

赵局尴尬极了,这种场合……这种身份……来说?自己不就是一个嘛,不过他真的是花的自己的钱呐!他是吃软饭滴

咳嗽两声,赵局摆手道:“这个……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大事却不是我需要管的,不过就是之前出现两个大案,有贵人帮助之下倒是破获了,也算对得起头上这顶乌纱了。”

赵局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老子该干的都干了,不该干的,根本就不能去管,看到了都要当作没看到,要不然,那真的是乌纱不保了。

可老道士却完全没有理会他的意思,‘唉’了一声后,直接说道:“赵施主此言差矣,思其事,才能等其位,坐于河中,要心系江海。贫道觉得……这三件事情解决起来也并非难事,光依靠法度不行,而需要釜底抽薪,破其根源。

道家先祖曾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力散而懈怠,不如专心一处,好比这城市建设,所有政府官员把目光集中一点,层层监管也更为便利,即不用影响民生,又可建设成绩,更可以杜绝贪腐,岂不是三全其美?”

老道士说的是很激动,而且办法……还真的不错。

很多大城市的‘建设’,都是他们贪腐的重要目标,换一界领导,扒一次地皮,明明油还没干的路,就再被修整一次,而其他偏远所在,那路面却几十年无人问津。

如果一点点的干,虽然政绩不会那么好看,但却是实打实的对百姓有利,城市只会被建设的更好。

但……

乞儿很无语的摇了摇头。

从春秋时期开始,道家就拥有最完备的理论,但却是最不受人待见的。

一是不会看眼色,二是根本不懂为官为帝之道。

道家思想,只可借鉴,却用处不大。

官场,如一潭浑水,道家思想,却总想一竿子插到底部,把所有事情都解决了,但却根本不考虑是否太深,杆子会掉进去再也出不来,或者打死里面游来游去的小鱼。

这也是那位老子一生未得重用的个根本。

而最主要的,他们总是喜欢高高在上,仿佛要比帝王都高一头,教导别人应该如何做一样,就不像那些和尚,没事打打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