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风从虎’玉佩

奇门相师 红薯 3811 字 2024-04-22

店主马上说道:“这个我懂!只要这个东西卖出去,咱们两个四六分?不不不,五五分怎么样?”

乞儿道:“这倒也不必……算了,这些以后再说,毕竟东西能不能卖出去,还说不好。我的办法其实很简单,这小鼎是周朝的东西无误,仅仅是差了鼎口的缺痕,一般来说可以用一块同样老物件的青铜来填补上,弄够做到天衣无缝,只是销售的办法却只能用老办法,不能走拍卖,只能……呵呵,开张吃三年的办法了。”

店主当然懂得这个。

古玩行有句老话,叫做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指的并不是它的暴利,而是一种手段,叫做‘三年养一朝宰’。

一般都是花费大把的时间跟某个喜欢古玩,眼界又不高,空有一大堆钱没地花,非要附庸个风雅的人,比如王慈佛这样的……套好关系,一年不成就两年,两年不成就三年。

随后只要拿一个物件,甚至不管真假,只要往他那里一推,便是空赚了几十万上百万。

现代的古玩行,百分之八十的买卖都是这种形式,拍卖?那是千年不遇的事情,再者说,拍卖就能保证东西是真的?

所谓众口铄金,人言便是真假,那些不靠谱的专家教授给签个字盖个手印啥的,十块钱的东西也能当作十万的卖出去,要不然……他们专家教授哪来的那么多钱?

这是一个全国的巨大的骗局。

有人‘捧’,比如一窝蜂的说羊脂白玉好,和田玉便卖疯了,说阿三国的小叶紫檀好,于是大家都知道‘大叶紫檀’不靠谱,其实紫檀就是紫檀,小叶的……也是假货!

有人‘托’,抢一抢,比一比,价上去了,有钱人也急于买了,其实犯得着那么着急吗?不买又能怎地?没有难道就会死?

随后就是专家的鉴定,再之后,就是这种‘三年开张’的方法销售出去。

市面上流通的古玩,百分之九十都是假的,没有例外。

又有人说,这三年费力,就为了一笔买卖?好像有点麻烦,有点亏。

试想,有一份工作,自有安排时间,每天工作一个小时到三个小时即可,坚持三年,便有一百万,有几个人不去干?

乞儿的眼中,这些个古玩行也是‘蜂麻燕雀’的一种,是‘蜂门’的传承,只是他们不认祖师爷罢了。

那店主脸现苦色,支吾道:“这个……能不能有别的办法?”

乞儿眼睛就又是一亮。

这个办法不行?那就意味着这个店主是个‘等钱用’的主,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策划谋算,要玩一锤子买卖,这便有门了。

乞儿笑道:“其他的办法?倒不是没有,其实你这个小鼎呐……之所以品相这么好,是因为它本是帝王之物,你来看,这鼎上面的纹章,虽然看起来并不清晰,但确确实实是一条龙纹,看不出来?呵呵,这很正常,那时的雕刻要更为抽象一些,但这是龙纹无疑。”

“这……这又能怎样?”

“怎样?这关系就可太大了,即便是商朝那么久远的年代,黄金虽然还不算是一种货币,但它已经是一种极为珍贵的东西了,所以很多帝王之物都要做成鎏金……”

点到为止,店主却是明白了。

激动的问道:“你是说,我们在鼎口的部分加上一层鎏金,就可以把这个缺口完美的掩盖起来?”

乞儿点了点头道:“嗯嗯,孺子可教,金这种东西最是方便,它千古不变,只要工序得当,即便是最先进的机器也验不出它是古的还是新的,只有去验证这鼎下的铜料,但它确实是周朝的物件,不是吗?”

店主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激动的都有些语无伦次。

“哎呀呀,我怎么就没想到?还真是隔行如隔山呐,原来这里面说道这么多,哎呀呀”

乞儿有翻看了一下其他的物件,发现这里竟然无一是假货,都是真真的古物极品。

眉头微微一皱,暗道这个人就有些奇怪了。

忍不住右手连掐,猛地眼皮一跳,心中暗叫了一声‘果然’。

‘隔行如隔山?’

哼,这货到真不是个倒弄古玩的。

乞儿伸手拿起一块玉器来,这块玉器的手工可谓是惨不忍睹,好似就拿着菜刀砍了几下,微微出来一个形状。

表面也坑坑洼洼,伤损无数,一般人拿起看了一眼,只觉得这玉料还不错,这雕刻和伤痕反而去了下乘,影响了这块玉的价值。

都把它当作了籽料。

但实际上,这雕刻的形状却是最早的‘风从虎’的图腾,脚下卷云便是风行,上方长条好似猫咪的简单雕刻,实则就是老虎。

‘风从虎’,商周乃至到汉朝,一直是将军的佩饰,还不能自己做,需要皇帝亲自赐下的才能戴。

而上面的伤痕也并非寻常,那是很多古代的兵器所留下的,尤其一个最深的凹痕,里面更是留有一点点青铜印记,这是簇箭激射造成的!

这就意味着,这枚环佩是某位能征善战的大将军随身佩戴之物,更难得的是,它救过那位大将军的命,所以肯定是随葬掩埋,直到不知何时不知何人给盗了出来,这才现世。

而最最主要的,但凡这种救主之物,在经历地下阴寒之气的千百年孕养,就会将它最显著的特征形成‘本性’。

也就是说,这是块可以救主的法器啊!

这种东西只要放在明白人的手里,那便是天价,可如今竟然挤在一堆物件的中间,看起来凄惨可怜。

乞儿再次抚摸了一下,突然咦了一下,看了一眼那个店家,再次咦了一下。

店家眼睛一亮,赶忙问道:“这个……我也看漏眼了?”

乞儿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漏眼倒是漏眼了,不过……这个东西如果我没有看错的,是某处出土文物啊,还上了地方的报纸了,如何……如何会出现在这里呐?”

“什么?!”

店家猛地双目瞪圆了。

出土文物,还是上过报纸那种,那就是属于国家的了,已经在某个博物馆里面被悉心照顾才对。

可却出现在这种私人的交流会上……那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走私!

“该死的坑我!”店家忍不住低声喝了一句。

乞儿眼睛又是一亮,其实刚才的说法,根本就是他用来诈店家,没想到一诈就中。

赶忙放下,乞儿摇了摇头说道:“咱古玩行,有些东西可以碰,有些东西……呵呵,当真是碰不得的啊,你怎么能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呐?见了光的东西,那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啊。”

店家一脸的紧张,他害怕啊,害怕乞儿直接给他报了官,或者嘴快给说了出去,那他就要被某些人请出喝一辈子的茶了。

乞儿皱了皱眉头,突然向那宋百斤努了努嘴小声说道:“店家何不趁着如此机会,将所有不敢把握的物件,都卖给那个大头呐?还有……呵呵,关于你的那个罗盘,说句不该说的话,是柳木作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