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党派之别

西辽帝国 爱做的事 1147 字 9个月前

“扩泼皮,你说谁呢?”,被喊为老鼠张的少年,当即一脸温怒的问道。

李承绩回头一看,发现这少年,果真不负老鼠张的名头。因为那双眼睛,贼小贼小。即使瞪着眼,也像一条缝。

听移剌崇阿介绍,这少年是同知南院枢密使事张汰铭之子--张兴路。和北院枢密使之子、北院枢密都承旨之子、御史大夫之子等人,结成了一个小团体。

双方之间,那是向来水火不容。

并且他们的亲爹,在朝堂上,也结成类似于他们的小圈子。

这可不是简单的政见不同,而是牵扯到族群、信仰等更深层次的内因。像李承绩这边,基本是佛教、景教的信仰者。族群的话,也多是汉人或契丹人。

张兴路那边,就全是回·教的信仰者了。族群的话,也多以喀剌汗人为主。只有张兴路这种改信回·教的汉人,是个例外。

这么一说,李承绩也大致明白了。

显然是回·教势力在大辽朝堂的崛起,引起了其它教派的警惕。所以佛教、景教等当政者,就互相联合到了一起。

尽管李承绩不是一个政客!

但在他看来,这种事情,是弊大于利的。因为拉帮结派、互相攻歼。很容易演变成政治内斗,损耗国家实力。

再加上大辽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

在上行下效的影响下,很容易将高层的敌对情绪,延伸到民间。像扩巴斯、老鼠张这些小辈,无疑是受了长辈的影响。

这样下去,是很容易造成族群撕·裂,统治不稳。

若再严重一点,就是内·乱了。整个大辽,肯定又是一片生灵涂炭。

所以就李承绩的个人观点,是极不赞同的。

当然,不能忽略的是。不同的政治党派,是有助于政治势力平衡。对于帝王来说,也意味着权利巩固。但这种帝王相术,需要有一定的政治手腕才能驾驭得了。

否则的话,就只会偷鸡不成蚀把米了。像明朝的党政,就是最经典的失败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