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又教教了瑚哥儿几天,也得出了个瑚哥儿年岁到底小些,也确实不适合真正开始启蒙。只每天教这瑚哥儿背上两首故事,又教着识字,再教一些最简单不过的算术罢了。
剩余的时间贾赦不是带着瑚哥儿钓鱼,就是和顾悕之两个人给瑚哥儿讲故事。
瑚哥儿因为吃过智慧树的果子,果真是能做到过目不忘。贾赦一边教儿子,一边又被瑚宝宝的记忆力打击。还常常碎碎念上几句“要是我有你这记忆力,当年就不怕科举了。”
在船上的日子,对大人们来说自然是还好,既能看书解乏,还能在闲暇的时候逗一逗儿子。
可瑚哥儿就有点闷闷的了,原先在京城的时候,贾代善会带着他去茶馆喝茶,史氏也老带着他出门吃席。虽难免给老头子,老太太们捏几把小脸,可至少是天天到外面去的。
顾悕之见瑚哥儿怏怏不乐的样子,也不再拘着他,只要有人跟着,也让他去甲板上看看。可惜的站在甲板上也不过能看看风景,可沿途的风景也不过是千篇一律。
顾悕之想着,也该给瑚哥儿找个玩伴了。
大概是这时候的房子都是一个样子的,扬州的房子倒是跟京城的荣国府一样的布局,不过比荣国府要小上不少。
前任的扬州知府大抵是升迁了,细软都收拾走了,粗苯些的家具倒都是都留了下来,能给下一任的知府省上不少钱。
不过,顾悕之和贾赦都不是缺钱的,原本从京城带过来的东西就有不少。又有金陵那边的老宅子里也都有些家具放在库房里的,左右金陵离扬州也不远,让人用船运过来也便宜。
这宅子少说歹说也有近一个月没住人了,这江南又潮湿,肯定得好好收拾过。
尴尬的是,贾赦和顾悕之虽带了不少人过来,可都是身边的丫鬟小厮,史氏还怕瑚哥儿吃不惯扬州的吃食,连厨子都让带上了两个,可这粗使的丫鬟婆子却是没有带上的。
原本想着,粗使的丫鬟到了扬州买也方便,横竖不是什么紧要的。可没料到这扬州的宅子还得好好收拾收拾。顾悕之和贾赦无法,打算先去驿站里住上几天。
还得找了扬州的牙行,采买些粗使的人。原本顾悕之想着这些倒不用签死契,只找些家世清白的,签个十年就行,毕竟贾赦在扬州也待不了几年。将来要是回京城,这些人也必是不愿意离开扬州跟着他们回京城的。
还是贾赦说了,不如先签了死契,将来,他们回京城了,不过是讲卖身契发还罢了,若是不愿意走的,左右还能打发到金陵的老宅里。
采买粗使丫鬟,再加上还要打扫整修宅子的时间,到时候把东西搬进去又得一天,这粗粗算下来,竟是要在驿站住上五六天。顾悕之他们倒也是没什么,左右船上这么狭小的空间都住了,驿站这边好歹还宽敞些。
只是,扬州这边的盐商很多,贾赦这个扬州知府虽不是管盐政的,可好歹是扬州的父母官,倒是有不少盐商来献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