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主要还是贾家的人脉都在军中,要让贾政去军中建功立业倒不愁没有门路,可一则贾政都这么大了,习武可都是打下开始练得筋骨,二则别说是史氏了,就连贾代善都舍不得让二儿子去吃这种苦头,更何况,现在天下太平的,从军也难出头。
“赦儿媳妇,我仿佛听说过你娘家有个堂叔是山阴书院的山长?”
“您说得是我顾逸堂叔吧,他倒是我滴滴亲亲的堂叔,只不过,您也知道,我祖父当家离家跟着先帝爷起事,我的伯祖父也就是顾逸堂叔的父亲,就说不认我祖父这个弟弟了,现如今我们两家也没什么来往了。”
顾悕之听着史氏提起山阴书院就知道史氏打什么主意,还不就是想让她托她堂叔把贾政弄进山阴书院。要是贾政真的本人有才华,这关系顾悕之托了也就托了,可奈何贾政本人就是个假正经。更何况,整部红楼,贾政几乎算得上是顾悕之最讨厌的人之一,顾悕之怎么可能替贾政去托关系。
况且,顾悕之他们家和留在杭州府那一支在明面上可是真的关系不好,史氏就算是派人去打听,也打听的出来。当然这不过是明面上的关系。
史氏皱着眉头听顾悕之说完,这赦儿媳妇前几天看着倒好,可怎么一到想让她做点事情就这么多推辞。难道政儿好了,还不会提携着他大哥,着赦儿媳妇怎么一点大局观都没有。
顾悕之:提携不起,提携不起
“太太,您也知道我娘家都是写书呆子,再往上数几代,我那娘家也不是没出过状元,要是读书的法子也不是没有。”
史氏正不高兴着,嫌顾悕之不肯尽心尽力帮衬小叔子,这就听到了顾悕之说读书有法子。她就知道,读书铁定是有什么法子,可那些就穷翰林们都喜欢藏着,在才叫她的乖儿子到现在还没个功名。
“这读书啊,孔老夫子,哦也就是他们说的孔圣人,有句话叫做,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还有句老话,叫做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顾悕之抿了口茶,顿了顿,她怕史氏理解不了,又怕解释太多反而惹人怀疑,索性就等上一会儿再说。
史氏听着顾悕之的话她虽不大懂里头的意思,可这大致意思可不就是要多读几遍么?这法子谁不知道啊,还用得着她来说。
“这多读几遍,可不是笼统的随便读上几遍就够的。这是我娘家世世代代传下来的方子,叫做百二十遍读书大法,说是每篇文章啊一次性读上一百二十遍,而且啊,每次都得大声的念出来。”顾悕之删删减减把以前看小说的时候看到过清朝皇子读书得读一百二十遍的法子说了出来。
“您可别不信这个方子,这要不是政兄弟是我家大爷的亲兄弟,我也不会把家里的法子说出来,,这可是从前朝宫里传出来的秘法子,您可别到处说啊”顾悕之生怕史氏不信,又特意补上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