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人事这种事,本来是最得罪人的。不等丁一提出,张鹏远抢先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这等于是自己做了一把刀,把原来的管理层得罪了一遍。
想着,坐在首位的丁一直接说道,“嗯,张总的这方法,大家可以先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需要完善的。”
……
整个结构调整,这么大一件事,自然不是一次会议能解决。不过到节后的接手一纺厂,还有时间,现在丁一还不至于强压着执行。
丁一在会虽然没直接表态,可已经表示足够的倾向了。
这个倾向,会随着时间,压力越来越大的!
会后,柳晴找了丁一,不确定的问道,“是不是老人要逐渐清理?”
“怎么会?”丁一怪的问道,“这是我们进行管理升级,又不是为了调整而调整,如果原来的人确实合适,还是要优先考虑,甚至要稍微照顾一下,怎么可能是清理?实在不合格的,我总不能让他们继续占着位子拖后腿吧?”
会柳晴也没直接表态,她怕这是一次清洗。听丁一这说,柳晴放心的说道,“那行,我明白了!”
说了一会风向标的事,丁一说道,“哎,我说你们够了吧,几天不见人了?”
说着,丁一还指了指自己的脸,“没看我这几天人都廋了一圈吗?嗯,茶饭不思,为伊消得人憔悴啊。”
自从那天之后,陈仙儿居然跟柳晴一起去了柳家,没去过滨湖世纪。
一连数天,柳晴还好,总不会不来风向标,可陈仙儿的面都没见到,那怕他去柳家也没碰到。
连面都见不到,让他空有一身本领,无处发挥!
没发现丁一哪儿瘦了,对他的厚脸皮,柳晴难得的嘲讽了一句,“你廋是因为没人给你做饭吧?”
听到柳晴的话,丁一愣了愣,“柳晴,你学坏了!”
{}无弹窗
春节前,市财政紧急拨出十五万,给一纺厂的职工发了过节费,顺便表示风向标会接手一纺厂之后,一纺厂的职工的情绪总算稳定了下来……
一月二十七日,古城日报再次刊登出一纺厂招标的信息,于此同时,古城新闻等节目也放出了类似的消息。
答应了周学峰,丁一让胡娅去代表风向标报了名,剩下做的也只是筹钱,然后等招标会走个过场。
除了这件不算事的事,胡洁在京城正在找门面,平江,临江等市的专卖店也正在筹备,想开业都要到年后去了。
好像年前的风向标,一时间除了按节奏的扩产,其实已经没丁一多少事了。
这种时刻,丁一感觉似乎要对风向标进行调整了。
风向标的管理层基本都是原来成衣车间的班子,很多甚至是原来的班组长,甚至是职工提来的。不管管理体系,还是管理人员的能力,都不太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
尤其在明年风向标要大踏步前进时,人治为主的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更要尽快改变。
其实在厂里,胡娅也需要制衡一下。
柳晴凝聚人心还成,至于让她制衡胡娅,对此丁一已经算是绝望了。
倒不是说胡娅有什么心思,而是丁一要完善制度,而不是想着试探。不管拿什么去试探,最后得到的多数是失望。
在明珠店局势稳定后,丁一直接让王玉留在了明珠,史旭,周嘉悦去了平江,临江等地筹备,张鹏远则是回到了古城。
因为之前明珠周边地区的良好表现,已经占了风向标销售的大半壁江山。一回来,张鹏远被直接任命为风向标的副总,至于凯源服装贸易,丁一干脆让他兼任了总经理。
有成绩在,胡娅对张鹏远直接担任副总也说不什么话。
柳晴……
她更不会有什么意见了。
至于凯源服装贸易,那更是丁一说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