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风邪之疾

庞生大大的打了个哈欠,坐在门前的阶梯,懒散的回答道:“他们以为有鬼又怎么了?我们本来就有鬼嘛!”

“有,有鬼?什么意思?”

庞德公看着庞生,若有所思。

“仲父,我且问你,那老家伙死后,家族里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这个……自然是行丧了……”

“错!”庞德公眼睛一亮,瞬间明白了庞生的意思,“是选定新家主!”

庞生赞许的点了点头:“叔父果然聪慧,”然后又嫌弃的看了眼庞瑾:“不似仲父一般,迂腐的紧……”

庞瑾臭脸道:“臭小子,你再说一遍!”

“行了行了,现在不是说这些事情的时候!”庞德公微微一笑,将庞生引到自己的身后,“族中觊觎家主之位的人不在少数,若是让外人争取到了这个位置,你我可就没有今日的潇洒了!”

庞生应道:“正是如此,所以现在我们要早定大计!”

庞瑾倒是明白这些,可是这家主之位,是他们三个人在这里密谋就能解决的吗?

“不过贤侄既然早有定数,想必也谋略在胸了吧!”庞德公轻抚下巴,“我与黄承彦交情匪浅,他对你评价颇高啊,可千万莫叫叔父失望啊……”

看得出来,庞德公对于那个家主之位可是眼亮的很。

在庞生来到这个世界前,他对庞德公的印象一直是一个高洁的隐士,甚至连城市都没有进去过,清高的不得了。

可是来到这个世界后,庞生却发现,不是所有人都能叫隐士,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陶渊明一样,流芳千古。

在三国,你想当个名士、隐士,首先你得有个雄厚的背景。

许劭够出名了吧?当时的第一评鉴人,每月都要举行月旦评,就连曹操都要架着刀,让许劭给他个评价,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可是就是这个名士,他还不是当了汝南的功曹,还投靠了当时的扬州刺史刘繇?他的从兄许靖,更是后来蜀汉的司徒。

三国时期,名士不等于隐士,就算是隐士,你也得让别人知道,那才算是隐士啊!

庞德公、黄承彦的身后都站着巨大的家族,与荆州各派都有连襟关系司马徽的徒弟庞统是庞家人,诸葛亮是黄承彦女婿,姐姐还是蔡家媳妇,崔州平是博陵崔氏的望族,哪个与士族没有关系?

他们并不是给人印象中的那般十指不沾阳春水,反而接地气的很。

所以如今庞德公惦记家主之位,庞生丝毫不感到稀奇,反而有些欣慰。因为庞德公知道,如果自己不将庞家的权势牢牢掌握,那些人根本就不可能放任他这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

毕竟,他与庞瑾都是庞极的嫡子,理所应当的庞家继承人。

不过庞生还没来得及说出自己的想法,此间氛围便被打破进去房间良久的医工满头大汗的走了出来,身后还跟了两个小厮,以及满脸黑线的梁成。

庞瑾急忙前道:“宋翔,家严究竟因何而死?”

“这个……应该,应该是……”

医工宋翔支支吾吾,半天没有个言语,这让庞德公皱紧了眉头,又是一声厉喝:“快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宋翔苦恼道:“二位公子休怒,依在下愚见,庞公应当是……风邪致死。”

“胡说!”听到这话,庞瑾第一个不信,“父亲纵然年事已高,却已多月未行房事,怎可因风邪而死?”

此时的中医并不发达,张仲景现在也才二十来岁,伤寒杂病论尚未面世。在常人的眼中,风邪致死就是所谓的“大泄身”,俗称纵欲过度,在床暴毙身亡的。

庞瑾可不信庞极会因为纵欲过度暴毙。

宋翔忙道:“二公子息怒,庞公这几年本就有中风征兆,每次都是由在下为他调理。这几个月来庞公年迈气衰,又时常动怒,一日暴毙,并非毫无可能……”

“此事弟也有所耳闻……父亲每日寻找侄儿麻烦,时常动怒,早已气衰……”

而一旁的庞生听着他们的分析,心里面却渐渐笑了起来。

这个时代的中医,果然知识匮乏啊……

不是所有的医生都是扁鹊、华佗一般的神医,而有些时候检验尸体甚至都是州府皂吏进行的。可这些皂吏分析刀伤、溺死、勒死可能是一把好手,若是中毒死……

恐怕你们得先把宋慈老爷子的洗冤集录看看。

而且庞生用的不是砒霜这种极low的毒药,什么银针探喉就能验出来那是他前些时日寒食节踏青,在山中采寻的断肠草,因为此物多长在南方,最近也得荆南才有,庞生当时觉得稀奇,所以就带回了家。

没想到仅仅半年后,就派了用场。

这年代的人,知道什么叫生物碱吗?

庞瑾深思熟虑,终是放弃了继续探索,叹了口气:“罢了,或许父亲命该如此吧……”

他的心中没有任何的哀戚,甚至感觉轻松了不少。

不是他不孝,而是他父亲在他脑袋给他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