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那一场重判的“斩监侯”啊,之后数年婉兮不敢问吉庆的生死。只是从那会子皇上的语气里,隐约能猜到皇上不至于就当真斩了吉庆去,可是终究吉庆重罪已到斩监侯的程度,婉兮便更不敢想吉庆还有机会复起,重新为官去了。
皇上在这会子忽然正式下旨提及吉庆,又授予官职,这个时机怎么听起来都是微妙的。语琴当即便到婉兮的马车上来,含笑促狭道,“瞧,皇上这个沉不住气劲儿的。这才出门儿几天啊,这便就变着法儿地哄你欢喜去。”
婉兮面上大红,连忙给自己找托辞,“姐姐又糗我了……皇上才不是为了我呢,皇上啊终究是在南巡途中呢,这便怎么能不想起前几次南巡的时候儿,吉庆在江南为了接驾而立下的那些功劳去?故此皇上这才开恩,就叫他复起,再度为皇上效力罢了。”
语琴笑着却轻啐一声儿,“呸,亏你还好意思这么说!若当真是皇上念及你这位族兄当年在江南的接驾之功,那就等到了江南再颁旨授职也不迟啊;怎么偏在刚起驾五日,就这么急着想到他去,又给了他东山再起的机会?”
玉蝉在旁边儿听着也笑,“主子恕罪,奴才这把可得胳膊肘儿往外拐——奴才觉着庆妃主子说得有理!主子可别忘了,皇上这回是叫吉庆大人跟瑞贵人主子的阿玛德保大人一起共事呢——这啊,不仅仅是叫吉庆大人复起,皇上这还是要保吉庆大人稳稳当当地将这职位坐稳当呢!”
德保自是自家人,吉庆已经有几年不在内务府任上,这冷不丁复职,兴许有些水土不服,或者有人故意设绊儿去呢。可是这回有了经验老道、且可全心信赖的德保一处共事去,那当真可以放下心来了。
婉兮也只能告饶,“我一张嘴,自是说不过你们两个人去了。况且你们个个儿冰雪聪明,我这个笨嘴拙腮的,哪里是对手去?我的好姐姐、好妹妹,你们快饶了我这一回去吧。”
语琴先笑,抬眸望着玉蝉,“瞧她还说什么笨嘴拙腮,她这分明是将你我又都给刺儿了!咱们在她面前,谁敢说什么冰雪聪明去?”
玉蝉也是笑着道,“奴才更当不起什么‘好妹妹’来……奴才只是主子的奴才,主子那么说,奴才当真要撞墙去了。”
有了皇上这一番绵密细致的心意,婉兮在接下来的行程里,心下倒也松弛下来。
路上光阴短,转眼二月。
又到那拉氏的千秋令节,皇帝依然如故,还是下旨停止行礼筵宴。
这一路行来,皇帝对语琴也是颇为用心。
譬如正月初八日,皇帝与群臣联句之后回到养心殿,诗兴未减,这便在看过唐寅的《会琴图》后,即兴赋诗一首:“露坐横陈膝上琴,爱披秀木有佳荫。不知袖手对听者,可识高山流水心。”
皇帝便将这首诗的诗片,赏给了语琴。
此赴江南,乃是回语琴故乡;且语琴一路上还带着自己所抚养的小十五同行,这本已是惹人艳羡。再加上皇上这一首御制诗相送,就更叫语琴一时风光无限。
婉兮便也打趣,“只可惜这一路随驾的,除了皇后之外,倒都是跟姐姐有交情的姐妹。要是换了旁人来啊,还不知道要红了多少双眼睛来。”
语琴便也红了颊,举拳轻砸婉兮肩头,“瞧你,这又来糗我了!皇上还不是因为《会琴图》,这才想到我去的?再说了,皇上诗里也说得明白,‘不知袖手对听者,可识高山流水心’……高山流水,不过知音而已,又哪里是夫妻;况且又要‘袖手’啊,皇上可不准我染指呢”
“再说了,还要什么旁人都红了眼睛去?单就咱们皇后娘娘这一对阴森森的三角眼,已经就够叫我克化不动的了。还要来旁人?我可敬谢不敏了。”
婉兮静静抬眸,“只怕这会子她一时还顾不上眼红姐姐去。那月食之事,就够她闹心了。”
说也赶巧儿,二月里她的千秋令节刚被皇帝下旨停止筵宴,二月十六日,又逢月食。
日食可以被解读为上天对天子的警告,那么月食,就相应是中宫失德、上天示警了。
尤其这事儿还恰好发生在那拉氏以中宫的身份“规劝”皇帝的事儿之后,这便叫人琢磨,都觉着有些别有意味去了。
语琴也是轻哼一声儿,“就看她自己知不知道警醒!若肯收敛些儿,这一路上稳稳当当的,那便是咱们之福,也是皇上之福、大清之福了!”
皇太后的圣驾队列里,那拉氏也正为月食之事懊恼不已。
“凭什么月食就都往我身上想啊,为什么不想皇太后去!她都什么年岁了,皇上这回南巡竟还跟着……她心不老,我却还懒得伺候她了呢!”
这一路南下而来,因有永常在跟着,皇太后跟前儿越发显不出那拉氏来了,这便叫那拉氏心下对皇太后的不满越发盛了。
可是她再不满,却还是得守着儿媳妇的规矩,也不能回皇上的圣驾那边儿去,而行止依旧得陪在皇太后身边儿,这便叫她有说不清的烦躁来。
再加上,婉兮谨慎,每日都叫桂元陪着小十五到皇太后行宫来问安。
皇太后本就稀罕小十五,况且这是在路上枯燥,尤其显得天伦之乐的可贵。
皇太后这便不管当着谁的面儿,都丝毫不掩饰与小十五的亲昵,一径将小十五抱在膝上,自己什么好吃的全都一股脑儿赏给那孩子嚼咕去。
那拉氏这便又是一头的伤感去——她自己倒也罢了,就算伺候不着皇太后,可是她终究已经是中宫皇后;她是替自己的儿子永璂委屈去。
永璂是嫡皇子啊,皇上却带了小十五一起南巡,却不肯带她的永璂!
皇上这算什么?这岂不是太过明显的厚此薄彼了去?
更叫她心烦的,还有今年这随驾的后宫排单——瞧瞧,庆妃、容嫔本就是跟令贵妃交好的,宁常在又是跟容嫔一起的回部出身,还是容嫔的亲族;至于永常在么,那也还是个汉姓的包衣去啊!
还不如往年出巡呢,好歹随驾的人里,还能偶尔有个一两个儿不跟令贵妃一帮的去,还能与她说说话儿去……可是这回,南巡一走就是几个月,她竟然找不到一个能说说话儿的人去了。
这一行啊,儿子不在身边儿,皇上不待见,皇太后疏远,其余嫔妃没有一个投脾气的……叫她只觉孤掌难鸣,便如被锁进单独一个笼子的老虎似的,便是有一身的气力、满满的威风,却都使不出来了!
尤其——在听说了吉庆非但没死,在时隔四年多之后重又复起的消息来,她的肺叶便更有一种鼓胀得快要炸开了的感觉!
令贵妃,一个小小的辛者库汉姓女,连同她的儿子,这回这是要蹬鼻子上脸,无法无天去啊?!
乾隆三十年正月十六日,皇帝在行毕祈谷礼之后,奉皇太后车驾,从京师起銮。
此次随行的内廷主位有:皇后、令贵妃、庆妃、容嫔、永常在、宁常在六位。
起銮之时,旁人自都是兴高采烈着,却也唯有婉兮,颇有些放心不下。
正月十六日起驾,她的小十六却要单独留在宫里种痘。
虽说万般不舍,可是皇上第四次南巡的日程早已定下,沿途各地接驾之事早已提前一年便安排好,不能有更改,否则又是一番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而小十六种痘的吉日、吉时,更是钦天监问天而得,天意更是不可违背。
故此两边儿日子又撞在一起,她便再舍不得,也只能顺其而为。
语琴和容嫔都知道婉兮心下不安稳,这便从起銮之时,便陪在婉兮身边儿,小心劝慰婉兮。
小十五就更是懂事,吵着说要跟额涅在一处。语琴自是心有灵犀,这便索性放手将小十五都还到婉兮身边儿去,叫小十五日夜都跟着婉兮去。
“你别担心,便是两个日子又撞在一块儿了,可是京里还有玉蕤呢。再说皇上起銮之前,也特地给小十六安排了妥当的地方儿……你想想,哪个皇子能在皇上日常坐卧之处种痘的?足见皇上对咱们石榴的爱护去。”
婉兮点头,也不想叫语琴她们跟着担心,这便努力一笑。
陆姐姐也没说错,皇上便是这阵子这么忙,却还是亲自安排了,叫小十六去圆明园里的“碧桐书院”种痘。
碧桐书院就在“天然图画”北边儿。从五福堂往北,挨着就是。
五福堂曾经是婉兮的寝宫,也曾经是小十五成功种痘的地方儿,更是当年皇帝年少之时读书的地方儿;而碧桐书院则同样是皇帝的读书之所——不但当年先帝雍正爷曾常年在此读书,而且它现在依旧是皇帝现正用着的读书之地。
皇帝将自己的读书所在让出来,给小儿子种痘用,当真是不嫌弃染上一点儿病气去的。这份心意,便是其余一众皇子,都没有过的。
碧桐书院得名,就在于书院周遭广植梧桐树。因“梧桐引凤”的吉祥寓意,且古人将桐树喻为高洁、正直的象征,故此碧桐书院便凝聚着吉祥、静谧之意。
碧桐书院四面环山,林木茂密,清静安详,是一处极佳的静室所在。
不但安静,且四面环山,亦方便挡住外人去。这边能叫小十六安安静静、稳稳当当地去种痘去。
既然种痘的地方选在了碧桐书院,更不知是皇上特地选的,还是一切如此因缘巧合——皇帝选来负责小十六种痘之事的总管太监,名为“潘凤”。
有了皇上这样一番安排,婉兮便也提醒自己,理应安心了。
况且正如陆姐姐所说啊,玉蕤和颖妃、婉嫔她们都在京里呢,还有小七和啾啾……她们都必定会倾尽心力看顾着小十六去,当真不必她悬心了。
婉兮这便点头微笑,抱紧小十五,伸手拉住语琴和容嫔的手,“有你们陪着我,我便再没有什么纾解不开的去了。”
当晚圣驾驻跸黄新庄行宫,皇帝过来看望婉兮。
因出外巡幸之时,皇太后的行宫一向与皇帝不在一处,故此那拉氏和永常在自是都跟随皇太后居住去。倒叫婉兮她们这边儿自在些。
摆开酒膳,皇帝也小心凝视着婉兮,“……瞧你,当着爷又何苦强颜欢笑?眼圈儿都是黑的,昨晚上必定没睡踏实。石榴是咱们的孩子,爷的心下又何尝放得下去?”
婉兮便笑,“瞧爷说的奴才眼圈儿是黑,昨晚上也的确是没睡踏实,那都是想着今日起銮之事,担心有什么落下的。才不是只担心石榴呢。”
皇帝伸手过来,长眉也是微微一皱,“爷当真不是故意非选在十六启程的……”
婉兮便笑,“奴才明白。爷原本是定在初九就要起銮,还不是因为祭辛典礼的日期,这才将起銮之日改在十六日了。”
每年正月,皇帝都要亲耕,并且要祭天,行祈谷之礼。古代以甲子计日,每十日必有一个辛日。其中每年正月上辛日,便是帝王祈求丰年之日。这是天子代表万民,向天祈求这一年五谷丰登。这自是最重要的祭祀之一,什么日期都要为这个让行的。
而正月十五又是元宵佳节,乃是团圆之日,皇帝亦不便启程。这便在过完元宵,正好儿赶在十六启程了。
皇帝轻叹口气,“石榴种痘的事,爷都安排得妥妥的,你别悬心。”
婉兮抬眸静静而笑,“石榴种痘,吉日是在闰二月里呢,距离这会子还有两个月去。奴才虽说有些悬心,不过想想,那会子已是行程过半,也快要回銮了。这样想来,奴才便也不那么悬心去了。”
“再说,爷在园子里已经预备得那么周到了,奴才若还是悬心,那便也是瞎悬心去。奴才敢不信天、不信地、不信邪,可是奴才却不能不信爷去……”
皇帝这才释然而笑,捉过婉兮的小手来,将婉兮拽到炕桌这边儿来,两人依偎在一处,稍用酒膳。
微微的酒意,令婉兮放松下来。
婉兮便捏着酒盅儿轻笑,“爷命人堆在养心殿里的那一对白雪大象,石榴最是喜欢了。爷还带着他去骑那雪大象……也亏得他还小,便是坐在上头也不妨事,旁人都只能看着眼馋了,便连小十五都上不去了。把石榴给乐的哟……”
每年冬日下雪,宫内也做各式各样的冰灯,堆各种模样的雪人儿。
可既是在宫里,堆雪人儿都得堆寻常看不见的样式,更得符合皇家威仪去。
故此啊,每年冬天在养心殿里堆起来的雪人儿,不是雪狮子,就是雪大象。
婉兮也自是爱雪去,小时候儿刚进宫的时候儿,最爱的就是跟长春宫里一班女子打雪仗了。她也没少了亲手去堆雪人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