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8章 48、换一门课(毕)

“可是高丽话总归不是咱们清话,平常用的机会也少,他也难免今儿学了明儿就忘了,是不是?皇上,小十二终究还小,皇上便别与他计较这个了。他总归,旁的主课都没落下过,咱们满洲传统的弓马骑射样样精通,便是清话、蒙古话和汉话,他也都不含糊……皇上,就念在他年纪还小,您就……”

皇帝冷笑一声儿,“再过一个月,他就十岁了。十岁若是还小,你还想叫他什么时候儿才知道长进去,嗯?”

婉兮垂首静静听着,这才缓缓道,“皇上别着急,妾身倒是觉着主子娘娘说的话,也有理。文字一事,果然也是需要缘法的,别说是旗下语言,便是主业的满话和汉话,如今前朝后宫倒是也有人尚且掌握并不娴熟。更何况永璂还是个孩子呢,便是大人也有不会的。”

那拉氏登时不快地眯眼,“令贵妃,你又想说谁?”

婉兮缓缓抬眸,静静一笑,“主子娘娘误会了,妾身是说自己呢。奴才是旗下人,便是会听会说满语,可是写起来有时候儿还是有些字不会写的。”

那拉氏这才哑口无言。

婉兮柔柔转头,望住皇帝,“既然永璂与高丽话之间的缘法差了那么一点,那倒不必继续为难他了。妾身倒是觉着,不如叫上书房的师傅们,再为永璂换一门旁的旗下语言就是了。”

“总归皇子皇孙们,有擅长高丽话的,也要有擅长其他话的,如此才是莲开并蒂,四海归一去。皇上说呢?”

皇帝扬了扬眉,倒是点了点头。

婉兮这才轻笑偏首,望住那拉氏,“旗下话里,妾身倒是觉着,鄂罗斯话、西番话更艰难些,比高丽话还难学呢。再想想今年的这年份,妾身倒是有个提议——不如,就叫永璂该学回部的话吧?如此一来,待得每年回部的年班伯克进京觐见,永璂以嫡皇子之尊,也方便陪着皇上见他们,也表我朝廷的诚意了,可好?”

那拉氏登时两眼圆睁,眼珠儿都快凸出眼眶一般。

皇帝倒是含笑点头,“令贵妃这个想法倒是好。从前朕就担心,和贵人随皇后居住,语言不通,皇后总是没办法理解和贵人的习俗。若永璂学会了回部的话,从中替皇后与和贵人通译,自然也能叫皇后与和贵人更加和睦相处。”

“这便是翊坤宫之福,也是后宫之福了。就这么办吧。高云从啊,记下来,传旨给上书房总师傅,叫他们这就安排,明儿的课就换!”

夜幕轻垂,寿宴已散。

婉兮早交代了玉蕤,叫玉蕤带着几个妈妈里,带着小十五先回了宫去。

婉兮不慌不忙穿上披风,捧了手炉,这才朝重华宫外走去。

另一旁偏殿里,舒妃也已经将大衣裳穿戴好了,缓缓走出来,却是坚定地走向了婉兮。

婉兮含笑迎住舒妃,“你先回去歇着吧。承乾宫在东六宫,怎么都能绕得开;我永寿宫却与翊坤宫南北挨着,我总是要面对她的。”

舒妃轻哼一声,“我就是知道她必定在半路等着你,与你算账,我这才必定要陪你一起去。”

舒妃说着长松了一口气,含笑抬眸望向夜空,“一想到从明天起,永璂要每日都学回部的话,每时每刻抽筋拔骨;而皇后更为了此事而恼得嘴歪眼斜……从此以后,他们母子便再没机会为了高丽话而作践我的永瑆,再也不能叫永瑆替他罚写罚站了,我就欢喜得什么都愿意了!”

瞧着舒妃如此,婉兮也是高兴,这便伸手拉住舒妃的手,“你说得对,能护住咱们的孩子,叫他们不再吃亏,那咱们就自然什么都豁得出去了。走,咱们去见她,看她还能怎样。”

暖轿刚经过翊坤宫,前头就是永寿宫了。便在宫墙夹道里,只听一声阴冷的吆喝,“令贵妃主子,奴才在这儿恭候多时了。”

这嗓音一听就是翊坤宫的总管太监周德禄。

婉兮吩咐落轿,周德禄上前打千儿跪倒,“回令贵妃主子,皇后主子有旨,若见令贵妃回来了,便请到翊坤宫回话儿。”

婉兮淡淡一笑,“知道了。”

那周德禄没想到舒妃也来了,便起身上前拦住,“对不住了舒妃主子,皇后主子只传令贵妃主子一人儿,没传舒妃主子。奴才可不敢随便放舒妃主子进门儿。奴才还求舒妃主子,别难为奴才们。”

婉兮回眸,“你先回去吧,放心。”

舒妃却是一声儿冷笑,盯住周德禄,“我今儿还非要进去了,你能拿我怎样?你若是个聪明的,这会子赶紧撒腿跑进去,跟主子娘娘通禀一声儿,就说我来求见。”

“若你这会子还不去通禀,非要拦着我,我这就先赏你一顿鞭子!”

周德禄眉头一皱,却还是不肯松手,“舒妃主子是主子,奴才是奴才,主子若要教训奴才,奴才只有直脖儿受着就是。只是,奴才是翊坤宫的奴才,舒妃主子却是承乾宫的妃主子,舒妃主子若要责罚奴才,总得有个说法儿,至少也得奴才的本主儿皇后娘娘知道了才行。舒妃主子说,是不是这个话儿?”

舒妃登时冷笑,“我谅你是个刚到翊坤宫没多久的!我来提醒你一声儿,这翊坤宫里的太监,从前都是我的奴才!若换成是他们,看还有几个胆子来我眼前说这样的话!”

婉兮心下也是轻叹一声儿,这便淡淡道,“太监是有宫分,侍奉的自是自己所在宫里的本主儿。可是皇上钦定的《宫中则例》,却是通用于整个宫里,用不着分什么翊坤宫还是承乾宫的;便是你的本主儿是皇后主子,皇上的旨意也用不着提前回明皇后娘娘了。”

周德禄一惊,忙回头望住婉兮,“令贵妃主子这是……?”

婉兮淡淡一笑,别开眼睛,“《宫中则例》定了规矩,太监与内廷主位回话,必得跪奏。可是周德禄,你此时非但敢站着与舒妃说话,更是伸手拦着舒妃,你便是,自己讨打!”

刘柱儿机灵,忙上前跪倒,“奴才这就去宫殿监回一声儿?”

那拉氏是皇后,她说出的话,便是如何刺耳,终究也唯有皇帝、皇太后两人可以出声,其余人也只能惊愕看着罢了。

可是这会子,那拉氏的话已然朝着永瑆来了。一直坐在一旁的舒妃,终是按捺不住。

舒妃轻声一笑,“主子娘娘说笑了,永璇和永瑆怎么会是高丽人的孩子?他们二人,分明是我大清的皇子才是!”

那拉氏细眼微眯,缓缓抬眸望住舒妃。

“哟,舒妃说话儿啦。我得算算,已是多久没听见舒妃这样当众说话儿了?”

那拉氏指言,便是直刺舒妃失宠多年之实。

终究已是这多年了,舒妃这会子便是听起来,也已然不觉着刺耳了。舒妃垂首,淡淡一笑,“主子娘娘说的是,跟妾身不同,主子娘娘倒是每日里都在说话儿。而且越是这样人多热闹的场合儿,主子娘娘的谈兴越是颇佳。”

婉兮听到这儿,都忍不住垂首轻轻一笑。

她放下心了,便是舒妃独立支撑,也不会吃那拉氏的亏。

若说起舒妃的性子,许多进宫晚的嫔妃都不知道了,可是婉兮却是最清楚的。如今瞧着,舒妃还是那个舒妃,随随便便说句话,都够那拉氏喝两壶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是“那拉氏”这个姓氏称呼,还是人家舒妃家的叶赫纳拉氏更尊贵。人家叶赫纳拉氏前朝有名臣,后宫有大福晋、皇后;要文有纳兰容若,要武有苏克萨哈,故此旗份为正黄旗……而皇后所出的辉发那拉氏这些年也没出过什么名臣、在后宫里也没什么高位,便是旗份,都只是给分在打前锋的蓝旗罢了。

故此,从舒妃刚进宫,那拉氏便想用一笔写不出两个那拉氏为手段,尽力拉拢舒妃,舒妃却也不屑与之为伍。舒妃将话也说得明白,既然那拉氏进宫早,皇上谕旨里早用“那妃”、“那拉氏”等来称呼过皇后了,那舒妃便从此倒不爱再强调自己也是那拉氏了。

那拉氏自是明白,舒妃这是为了护着永瑆,才与她这么争辩的。

不过如今的舒妃,早已不是当年的舒妃了。若说她当年还对舒妃颇有几分忌惮,可是如今呢,舒妃早已失宠,所诞下的十阿哥也都死了这么多年了……更要紧的是,舒妃的那位老祖母耿格格更早已作古了。耿格格不在了,舒妃与皇太后之间的那座桥就也已经塌了。即便此时还剩下些桥墩残基,终究不复当年的模样儿了。

故此啊,此时的正宫皇后那拉氏,可不将失宠的舒妃叶赫纳拉氏放在眼里了。

那拉氏便是一声冷笑,“你若非要这么说,那倒也是没有错儿。终归孩子身子里流淌的血,一半儿来自父系,一半儿来自母系。我说的是他们的母系,你说的是他们的父系,那咱们两个,就谁都没说错。”

“不过啊,人的血脉里流的血,自己是无法选择的;然而人自己嘴里说的话,却是自己可以挑选的。”

那拉氏冷笑着盯住舒妃,“舒妃你自己方才也亲耳听见了,是他们自己选择了在皇太后面前说高丽话!没有人逼他们,更没有人要求他们这样做,是他们自己愿意的。”

“既然如此,那我只能认为,在父系皇家血脉,与母系高丽人的血统之间,他们自己更愿意选高丽人的那一边儿啊。”那拉氏说着抬眸望向在场的众人,“大家伙儿方才也都听见了,你们说,不是么?”

这些宗亲福晋们,除了满洲世家的格格,就是蒙古格格,高丽人在她们眼中,自然是不值一提。听见那拉氏如此说,当中不少人,便也不由得会心一笑。

舒妃就是舒妃,依旧端坐如仪,面上轻笑淡淡。

“主子娘娘是说,永璇和永瑆方才用了高丽话给皇太后祝寿,就是自己选择当高丽人了?”舒妃说着,举起帕子按了按唇,“那便有趣儿了,难不成方才主子娘娘只听见了他们两个说高丽话,却没听见他们先前还用了清话、汉话、蒙古话么?”

舒妃半垂了头,眸光明媚一闪,“妾身另外还要斗胆问主子娘娘一句:皇太后的慈宁宫正门,慈宁门的陡匾上,都写了什么啊?”

慈宁宫是皇太后宫的正宫,代表着皇太后;就像太和殿代表了皇帝一样儿。那慈宁宫正门上的匾额,便也相当于代表了皇太后的心意去。

舒妃这样忽然问慈宁门的陡匾,倒叫那拉氏心下一惊:她明白,舒妃这又是要用皇太后来说话儿了。

那拉氏便眯了眼,小心应对。

“我倒不明白,舒妃你这是什么意思?”

舒妃满意点头,轻轻一笑,“主子娘娘避重就轻,不肯示下了,是么?那也无妨,由妾身来说就是。”

因皇太后圣寿,每年在圣寿节来临之前,内务府总会对皇太后宫做以适当程度的修缮。慈宁宫正门上的陡匾,自是每年都要重新漆画,务求清亮鲜艳的。

舒妃也转向在场众人,含笑道,“相信各位福晋也都看见了,慈宁门上的陡匾,就是以清话、蒙文、汉文三种文字所写的‘慈宁门’三个字。”(去慈宁宫逛的亲们,可以留意了哈,三种文字,和融之意十分明白)

舒妃说着耸耸肩,“主子娘娘瞧,连皇太后的正宫匾额上,都用这三种文字来题写,那皇子们给皇太后贺寿,难道就不该将这几种话都说一遍才好么?”

舒妃说着,含笑朝皇太后盈盈一拜,“皇太后不仅是满人的皇太后,更同样是汉人、蒙古人的皇太后,是整个中国的皇太后。莫非主子娘娘却只当自己是满洲的皇后了不成?”

那拉氏被刺到软肋,登时鼻孔翕张,“就算你有一半说得有理。清华、蒙古话和汉话,今儿都可以说,我倒不计较了!可是……永璇和永瑆方才却多用了高丽话!”

“舒妃你休想混淆视听,蒙蔽皇太后——我方才说是这两个孩子故意在皇太后跟前说高丽话!”

舒妃转身一笑,“哦,主子娘娘原来已经允许皇子们不止说清话了。那好,妾身再说那高丽话。”

“妾身回主子娘娘,敢问主子娘娘可曾了解,十二阿哥在上书房都学些什么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