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十一说道:“你先把调查表上的问题问清楚吧,我先自己看看。”
加央嘉措便拿出调查表,开始详细的问起来。
胡十一环顾四周,只见帐房内陈设及其简陋,除了帐房中间的牛粪火炉旁铺着一下毡子,帐房的一角堆着一些杂乱的东西,其他几乎没有别的东西。
帐房里一共住着四个人,男子有些木讷,正在回答着加央嘉措的问题,女人应该是她老婆,怀里抱着一个两三岁大的男孩,男孩的脸被冻得通红,睁着大大的眼睛,好奇的看着胡十一。毡子上还躺着一个老妇人,应该是男子的阿妈。
胡十一的心情变得有些沉重,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里,他们这样的生存条件,怎么能够挨过这漫长的冬天啊。
胡十一站起来,走向藏族女人,女人有些害怕的往后躲闪着。
胡十一没有靠近,只是把手伸出来,示意自己想抱一抱小男孩。
藏族女人没有看懂胡十一的意思,求助的望望丈夫,又望望索朗乡长。
但小男孩却一点也不认生,他竟然伸出手,向胡十一扑了过去。
胡十一高兴的抱起小男孩,亲切的问道:“小弟弟,告诉哥哥,你叫什么名字?”
加央嘉措听见胡十一说话,便笑着说道:“他听不懂的,要不要我给你翻译啊?”
胡十一说道:“不用,你做你的,我和小朋友玩一会儿。”
胡十一坐下来,把小男孩放在自己腿上说道:“来,哥哥看看,你冷不冷啊。”
胡十一拉起小男孩的手,他的手看着像很脏的样子,实际上,是被雪风吹过,已经皲裂了,胡十一心疼的问道:“小弟弟,疼吗?”
一路还算顺利,胡十一他们不久就来到了泥洼,泥洼是索班的一个乡,虽然是乡的建制,但其实就是一个聚居点,成片的帐房相互连着,连一个碉楼都没有,牧区的条件可想而知了。
卓玛不舍的告别了胡十一和加央嘉措,便独自往莫拉家走去。
加央嘉措对胡十一说道:“十一啊,我们还是先找找索朗乡长吧,他对这里最了解,有他帮助我们会快很多。”
胡十一说道:“好啊,再说来了总该去乡政府看看嘛。”
加央嘉措指了指方向,胡十一便把车开了过去。
路上,胡十一问道:“嘉措,为什么有些乡的调查表能交上来,有些却交不上来呢?”
加央嘉措说道:“这和下面乡干部的素质有关系,你看我们县里,只有县长,没有书记,下面的乡政府也一样,基本都配备不全,而且有的乡长连汉语都不会,你让他做什么调查表,根本就布置不下去。”
胡十一感慨的说道:“难怪我看到交上来的调查表一点都不规范,好些问题都是随心所欲填写的,我还纳闷呢,这布置的时候难道都没有说清楚吗?原来是这样。”
加央嘉措说道:“唉,所以说难啊,市里也知道我们的情况,所以对我们也是一再的宽容,只是县长的脸上挂不住,我们出去也是抬不起头。”
胡十一不解的问道:“为什么县里和乡里的干部都不能配置齐全呢?”
加央嘉措说道:“上面也想配齐啊,可哪来的人啊,下面选不出来,外面的人也不愿意来,不就成了这个样子了。”
胡十一叹口气说道:“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啊,连干部都不愿意来,那工作就真没法开展了。”
说话间,胡十一在加央嘉措的指引下,来到一个大一点的帐房旁停下来,加央嘉措说道:“这就是索朗乡长的家,也是他的办公室。”
胡十一只有无语的苦笑。
加央嘉措走进帐房,胡十一则站在车旁没有进去。不一会儿,加央嘉措带着一个藏族老人走了出来,加央嘉措介绍道:“十一,这就是索朗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