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策论洗天下

在那一瞬间,空气质量至少提升两个档次不止。

儒道之力上到长安城,下到各方城镇,乡村,所过之处,直接把治环策略所提及到的环境,都给修理了一遍。

不知情的人,根本不知道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并不影响他们对现在环境的热衷。

以前乱七八糟的,牛粪猪粪一大堆,随处留着,腥臭味一片。

但现在这些东西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掠过之后,都变得干净如新,就好像是一场大雨把这些脏乱的东西都给清理的一干二净了。

儒道之力持续着清洗各大府县,当地官府与百姓们都震惊的看着一些脏兮兮的东西从他们面前带走……最终化为虚无。

这么诡异的事情出现,吓得人心惶惶。

但当他们看到,被带走的都是一些脏乱的垃圾,他们又如释重负,隐隐还有种拍手叫好的感觉。

这种洗涤足足进行了一个多时辰,这事情也被当地官府给紧急上报到朝廷去。

当武则天得知今年的乡试策论是以整治环境为题,现在各地又上演了垃圾被清理的事情,她当即就联想到了这是李白所写的治环策论。

不然没什么比这还能更有说服力了。

武则天下令让人去调查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若真是李白所写的策论,第一时间就要上呈过来。

下方官员立马开始展开了调查。

与此同时,考场上的也进行的差不多了,当然!这是指时间差不多,并不是说所有学子都已经填完了试卷。

有的人还在想破脑袋想着写策论,也有的在冥思苦想着对联和写诗。

另外有的人写的很流畅,但就是写字速度太慢了,由此可见,如若是开启了儒道之力的人和一个正常读书人比写字,他们显然比不过开启儒道之力的人。

毕竟像李白拥有着奋笔疾书,一分钟可以写五六十个字,他们怎么比的上?

就在策论写完之后,突然,李白手下的策论开始散发而出一股金黄色的光芒。

当这种光芒散发而出,大家都知道肯定又是李白写出什么惊世骇俗的绝世诗文,再或者是什么惊天动地的策论来。

方量也隐隐带着好奇的神色,李白……当真不是浪得虚名的人啊!

能写出《中华字典》这样的神书,他果然是有两把刷子。

一首诗引来了鸿雁传书,现在写策论又引来异变,只是不知道这异变到底是要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李白纸下的金光开始化为一道强烈的光线,这强烈的光线犹如一道冲天光柱,光柱极其耀眼,直冲云霄。

天空中的云层被拨开,露出一抹晴空万里的蓝天来。

在长安城内,玄武门前,女帝宫武则天,此时看着金光乍现,眉头一皱……

前脚明世隐已经先行离去了,但那时候明世隐留下个锦囊,锦囊交给了武则天,他告诉武则天在他走出玄武门后再打开。

武则天拿着这锦囊,一时间神情有些变幻不定。

如若他所料没错,这锦囊应该就是告诉他西北为何金光乍现的事情了。

这明世隐,当真是一个神秘莫测的人。

武则天从来不相信什么观相知心的手段,但此时,她又不得不信。

但她又是一个性格很倔强的人,为了不让任何人动摇她的内心:欲成大事者,至亲亦可杀,他没有打开锦囊。

因为她不想看到明世隐什么事情都在她料想到的前一步已经知道,这样一来就会有种被明世隐拿捏在手中的感觉。

实则……锦囊内部,空空如也,正是明世隐揣摩到了武则天的心思,才留下个锦囊……

然而武则天却刚好的也就是想着不要打开着锦囊……可以说,明世隐这是一步算十步,算无遗策啊!

……

西北金光越来越耀眼,李白整个人笼罩在着金光玉柱下,一股股磅礴的儒道之力从高空上降落而下,直冲他脑海的才气尺而去。

李白秀才的境界原本已经处于巅峰状态了,只要再往前跨一步就能直接进入举人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