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治环策略

春去秋来人如意,无病无痛走一生。

秋风落叶烂于地,春来化肥润物生。

蛇鼠虫蚁有其义,天地万物克相生。

俗语有言:环境是生存与养育之地,何为生存?何为养育?

生存,此乃在此地生活,养育,取此地之水,种此地之稻,吃此地牲肉。

行走于街,随处可见菜叶鸡蛋。

行走于田,入目皆是死狗烂肉。

……

李白开始以在现代社会的那种思维方式,写出细菌的危害,写出烂肉给人们带来多大的问题,吃下去后会怎么样。

足足举出了十个列子,这十个例子都是有着明显的让环境变得更加脏乱不堪,简直可以说是垃圾堆一般的存在。

但这些东西就算是主考官都无法反驳,事实证明就是这样……脏乱一直都持续着大唐的境地。

于是李白就在策论上提议,让大唐城镇,府衙,张帖告示,要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又举出了几个明显的证明,就好比烂肉有细菌被人吃了后,需要用什么来清楚体内细菌等。

如若这策论实行,那么大唐的病痛率至少能减少百分之五十。

李白全文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以说由浅入深,再由深出浅,分析的头头是道。

整篇文章看起来行云流水,看的层次分明。

重点是……最后落笔处,李白写着:如若需要他来执行,他可以担当此大任,只为了在大唐的环境上付出绵薄之力。

乡试,李白做完了。

从一开始检查,确定没有遗漏后,他开始暗自想着如若当真献身环保事业,他又该怎么去做,才能把环境给整治好起来呢?

就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他笔下的治环策略,突然……

“此策论主要围绕着治理环境开展均可得分。”

“当然!不能涉及当地已出台的策论,否则就是炒作当地行政策论,这会直接取消你们此次乡试的所有分数。”

“明白了吗?如若没什么问题的话,那就以治理环境为题了,请各位考生认真对待。”

“策论有实际用处,届时国子监会收录到国库中,在实施这些策论的同时,会说明出处。”

“希望你们能认真对待此次乡试。”

众人都点了点头。

用笔在纸上写下了策论的要求,出的题目,然后再想着应该写点什么东西。

李白在看到说治理环境的策论时,顿时想到了现在大唐当务之急需要处理的问题,那就是……环境的整治。

上次他和扁鹊在峡谷村的时候有聊过这个问题。

扁鹊说大唐现在每日都有着数以上万的人因为环境上的问题,导致患上恶疾病痛。

他扁鹊虽然是有能耐医治这些问题,但……每日都有数以万计的人身患这种恶疾,谁医的过来?

又不是人人都有扁鹊这样的医治手段,虽然他有心帮助天下人,但……个人实力也有限,所以就和李白说过环境上的问题。

扁鹊当时就直言指出了大唐的人都没有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不管是死猪死牛死羊什么的都吃。

也不管保存,都发酸了还吃,就好比一些没腌制好的腊肉,就当正常的腊肉挂在墙头上,一两年才吃。

虽然这不是很大的问题,但也会有一些肉因为某个阴雨天,沾上了一些雨水就会导致内部烂掉,长有细菌在里面。

一旦这些细菌吃入人体里面,细菌就会在体内发生癌细胞,最终患上恶疾。

他们聊的东西很多,李白当时也颇有感触,在现代社会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还是有很多人生病,其实就是因为滥用药物和吃一些不卫生的东西。

可以说,中国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吃药的大国。

根据新闻报道称,某个地方,专门生产一些豆芽。

原本豆芽正常发芽到收成需要五天左右的时间,但在某些不良商贩的手里,加入了激素这方面的药物,五天左右的豆芽,愣是在一天之内长的比五天发育的豆芽都还要饱满与清脆嫩绿。

有些人说这样的豆芽吃起来非常爽脆,但殊不知的是……这些豆芽的激素已经开始残留在人体的骨骼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