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西来高僧

当他们看到孩子们认真在课堂里面听着夫子讲课,不知为何,眼角冒着几滴泪珠……

他们都想到,如若李白生气他们之前所做的事情,现在不再给他们孩子启蒙的话,他们又当如何?

孩子还能找到这么好的夫子,能让他们那么认真的读书吗?

显然……这不太可能,而他们也没钱请夫子给他们孩子启蒙。

所以他们落泪,都是因为内心愧疚啊!

李白把一首七言古诗教给孩子们,就喊下课了。

毕竟已经快七点了,是时候让他们回去放松一下了。

过度的学习也会让他们感到厌倦,一味的逼迫他们去喜欢学习,只会适得其反。

家长们把孩子都接了回去。

在出到教堂门前的时候,李白愣了半晌,一个和尚挡着了他的去路。

其实在村民们过来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和尚了。

只是这个和尚不言不语的,大家都以为他是李白的朋友,也就没有质问他来这里做什么。

李白疑惑的看了对方一眼,问道:“这位高僧……”

“当不得高僧,这位先生,贫僧想问一下你,你是从何得知贫僧师傅教我的话?”

“什么话?”

“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

“额……这不过是一个小故事罢了,不必放在心上。”

“不……”

和尚摇了摇头,道:“师傅他成佛陀前告诉贫僧,东土取经之路,找到金光庙宇,堂下夫子,说着老和尚跟小和尚说故事的人。”

“你显然就是贫僧师傅他说的人。”

“完全听不懂你说什么,再会。”李白抱拳,大步离去。

身后,和尚依旧跟着李白。

走到村口前,李白问道:“你到底要干什么?”

“先生,你是贫僧来东土大唐取经要找的那个人,你不给贫僧经书,贫僧不会走。”

“嗯?我没经书给你,你不妨去大唐长安寻找你要找的人。”

高僧愕然……

这……怎么感觉里面这夫子是在说贫僧和师傅?

李白笑眯眯道:“老和尚和小和尚在庙里,老和尚告诉小和尚,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小和尚……”

“老和尚在告诉小和尚,从前有座山……”

小孩子脑回路开始陷入想东西的状态后,逐渐的没有一开始的萎靡之色。

门外高僧,摸着光头,无语至极……

这夫子……是怎么知道他和师傅的故事的?

如若李白知道他心中所想,肯定会直呼,巧合,这纯粹的巧合啊!

但在这高僧心里,却不一样了。

他师傅成佛陀前告诉他,让他到东土大唐来,取大唐佛经回去传扬天竺,让天竺的人都能向佛,敬佛,拜佛。

他也立下了宏愿,来大唐取经,回去教化天竺所有人,让他们向佛、敬佛、拜佛。

但茫茫大唐,他又该去哪里取经?他问他师傅东去的路该怎么走。

老佛陀告诉他:沿途风景无限,学无止境,金光庙宇,堂下夫子,正在说着老和尚与小和尚的故事……

这……说的不正是这儒道圣院下这夫子吗?

金光庙宇……

他正是被儒道圣院引动天地金光降落才过来一观的。

而刚巧的是……堂下夫子,不正是在说着老和尚与小和尚的故事吗?

这不是巧合,这就是师傅他老人家让他找的人。

他东来的路已经走了三年多了,这一年多,他确实是在欣赏着人世间的风华,感受着战争的残酷,还在长城上诵经普度魔种,劝其归去……

奈何佛法不够精湛,无法让魔种迷途知返,倒是在长城受了不少伤。

他知道,他脚下的路还很长,所以没有在长城逗留,而是继续东来。

一路上,他感受着东土的安详,也感受过土匪恶霸的强行霸道,该出手时他就会出手。

但他始终没忘记老佛陀的嘱托,一路东来。

今日,途径江陵平安县,在平安县远远眺望峡谷村,他感受到峡谷村仿佛有一道金光降落在村子上,把整个村子都笼罩成一片金黄色。

随着他靠近过来,他才知道,真正引动神光降临的并不是村子,而是村子中央的这座儒道圣院。

靠近过来后,刚巧就看到了李白在说教的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