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想了起来,刘二婶泪水再也忍不住,刷啦啦的往下滴落。
他的孩子则去拿来布巾,打湿了拧干净水分,轻轻的给刘二婶擦拭着。
孩子看着母亲落泪,他很难受,但却强忍着眼眶内的泪水,带着很懂事的口吻说道:“娘,夫子还说,男子汉大丈夫,我不能哭……但你哭,我也想哭……”
刘二婶再也忍不住,一把搂住了孩子。
孩子每句话都没有离开夫子说的。
句句诛心。
由此可见,他们虽然把孩子拉回到身边来了,但李白对孩子的教育,却也让他们心底有着深刻的烙印。
一种无法磨灭的烙印。
这才是真正的教导孩子的至高境界。
与此同时,陈家的两兄弟,年龄在十一岁和十三岁。
十一岁的弟弟说道:“哥哥,娘为什么要关上门了啊?”
“哎!肯定是娘误会夫子了。”十三岁的哥哥摇了摇头道。
“那怎么办呢?夫子……好怀念夫子给我们上学的日子。”
“我也怀念。”
陈大说着上前,轻轻的敲了几下门,说道:“娘,你怎么了吗?”
“娘……没事。”房间内,陈大姐心中五味杂陈。
李白考上了,而且还是县试、府试、院试、三试榜首。
这才华,这能力,没资格教导他们孩子吗?
完全绰绰有余了。
陈大姐心里十分难受,误会了这夫子了。
门口两个孩子没有跟之前那样充满了野性,偶尔还藏起来偷偷学习写字。
她现在才意识到……她们做错了。
这事情经过发酵后,村子里的村妇们都沉默了下来。
平时人群密集的村中央,这时候也没人出来闲聊了。
聊不下去了啊!太打脸了,之前他们说李白怎么样是丧门星,那人家李老实一家现在怎么样了?
光耀门楣啊!礼部的仪仗队亲自来村子里弹奏乐曲庆贺。
这李老实一家也算是出了名智慧卓绝的天才了,以后李白一飞冲天,他们还不是一样鸡犬升天?
所以他们既羡慕李老实一家,又暗骂自己有眼不识泰山……
李白对于村子里的表现,他没有多说什么。
他在李老实家中,很低调,平时看看书,田里的活儿需要的时候,就下地帮帮忙。
五月十五号,李白再次离开了峡谷村,开始往白帝府而去。
陪同他前往的还是王朝与马汉。
此番前往白帝府,他们再次选择了走水路,因为这次水路顺风,所以走的比较通畅。
至于陆地的话,李白是没多大打算走了,毕竟西牛山脉那么危险,万一这牛头山的人又来拦截,那又免不了一场战斗。
……
与此同时,廖公公也带着邓城新的雕像回到了长安城。
这雕像由于是被马车拉着,也并没有用什么遮住。
路过朱雀街,大家都看到了邓城新的姿态。
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这是谁,但当大家知道这就是邓城新的雕像后,当即开始抄起了鸡蛋和烂叶子的青菜往上面砸了过去。
廖公公无耐,只好让人用布给遮住了。
进入皇宫中,女皇得知廖公公从西疆带回来了一位昏官的身体所化为的雕像。
她当即来了兴趣,让人直接把雕像送到了御书房。
在御书房中,相爷高要、兵部尚书与大元帅李靖等人都在。
女皇武则天坐在御书房前,笑呵呵的说道:“诸位爱卿,今日听闻西疆一名有血性的读书人,公堂上跃然而起,在明镜高悬四字下,拿着案板,拍伤一名昏官。”
“然后吟诗一首,令这位昏官化为泥塑雕像,不知道诸位爱卿,可有听闻此事?”
“有所耳闻。”
大元帅李靖,平静的说道:“听闻此昏官,强行加罪在这位有血性的读书人身上。”
“这读书人愤怒之下,怒砸昏官头颅,吟诗一首,对方直接变成一具雕塑。”
李靖与武则天的话,让高要脸色一阵阵难看。
但这时候,他显然不应该说什么……
这要是辩解点什么,不就告诉了别人,邓城新是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