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对联考核(上)

这时候何忠良的第二幅下联出来了。

“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

白学看着这上联,暗暗点头,忠良,才华还是很不错的啊!

巡场牌举了过来,考生们看到这一联,纷纷入手了。

这一对联并不难。

李白暗自沉吟了片刻,也落笔写下“白帝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五联,李白全部都答出来了。

何忠良写完后,看向周附录道:“周大人,您请……”

白学看何忠良对周附录没啥好感的,他摇了摇头。

这周附录,也确实不像样,自己就是一名官员,李白有勾结魔种,你大可在白帝府审查。

非要把这事情往上面捅,这可是一名考生啊!这要是对他造成一定的伤害,这等于是摧残国家未来的花朵啊!

周附录拿过纸笔,开始在巡场牌上写下上联来。

他一直都想着做一名清官,奈何生活所逼,导致他所走的路有点斜了。

他在上面落笔写下“青山有幸埋忠骨”

这上联简简单单,不难,但要想给出下联,吻合这个上联的,那必须得有一定的阅历了。

李白看着这上联的第一瞬间,就是想到了岳飞与秦桧的故事。

岳飞是民族的大英雄,而秦桧却是南宋的大奸臣。

这上联就出自于岳飞与秦桧的事情上。

下联佳句则是“白铁无辜铸佞臣。”

宋孝宗即位后替岳飞沉冤昭雪,拿下奸臣秦桧、王氏、张俊与万俟呙。

他们的形象被铁匠打造出一具铜人来,反剪双手,面墓而跪,对联正是出自铜像背部。

李白直接写下这千古佳句。

也有暗讽周附录不是个东西的意思。

周附录二联。

“两猿伐木盘石山,小猢狲也敢对锯?”

周附录这词汇,重点在最后一个锯字,也相当于“句”,毕竟猢狲是动物嘛!自然会有交流的。

但李白看着这上联的时候,就想给一个下联来骂一骂周附录。

白学说道:“下面,我们开始公布十副对联,这十副对联,只要你们妙答过得去,都算过关。”

随后白学在巡举排上标记个“壹”,下面写着上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举牌的衙役开始在场中巡回,李白看到上联后,想了想,然后在纸上写下“去留无意观天上云卷云舒”。

这些对联算是比较普遍的对联了。

大致五分钟后,白学再出一联,上联“山石岩上林木森,此木是柴”

这是一副拆字联,“树木”加起来就是一个森,“此木”合一便是柴。

拆字联在华夏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中,这算是一种比较难的对联,因为前后结构不好的话,很有可能就答不出下面一段来。

就好比人家前面的树木森林,下面便指着这木就是柴火。

答对前段的人大有人在,但要想连下段也答出来的,这可就难了不少人。

果然,白学此联出来后,众人都开始冥思苦想了起来。

有的人觉得太难,先在白纸上写下上联,等候其他的对联都写完了再回来想这个问题。

李白想了想,最终落笔写下“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更妙”

这下联用了“女子”合起来是好字,而“少女”则变成了“妙”字。

上下联工整,意境不差,是极佳的对联。

再过五分钟,白学又再出一对联来。

“松叶竹叶叶叶翠”

这是押韵的上联,中间连着三个叶,丝毫没有违和感。

李白见状,取声色来对应这下联。

色彩的话,与葱翠嫩绿的竹叶有相同之意。

所以李白取声来对应这下联。

“秋声雁声声声寒”

李白落笔写下。

这些对联主要是考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

只要应变能力足够,思维能力开阔,对联,其实并不难。

白学眼看着越来越多学子停笔,他摇了摇头,这几副对联,都不算什么……

也就第二幅对联有点难度,其他的都是很常见的对联来着。

第四幅对联,这时候白学看向何忠良笑道:“忠良,你也来出两幅?”

大家都明白,这其实就是个规矩。

四名主考,两名正主考白学和许士林,一人三幅,剩下两名主考一人两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