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切莫后悔

张大妈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最终化为长叹一声。

……

转瞬,村子里都在传着李白误人子弟的事情,大家越传就越气。

这也让李大蒜越来越神气,隐隐有种在村里,他就是最受人敬重的那种感觉。

李聪慧期间回来了一趟,得知李白现在可以说是人人喊打之后,他暗笑:计谋得逞了。

他期间送回来的猪肉什么的,就是他让李大爷用来送给村子里各家各户的。

一能给李大爷长脸,二又能把李白给拉下台来,别那么神气。

现在李白当不成夫子,相反还被人人喊打之后,他感觉气都顺畅了不少。

转眼时间就过去了十三天。

还剩下两天的时间就到了县试的时候了。

李白收拾行囊,带着王朝开始往顺风县赶了过去。

江陵是西牛洲的省会,西牛洲下面一共有十座府,李白所在的这府就是白帝府,顺风县,平安镇,峡谷村。

他要去的是顺风县。

传闻顺风县比较靠近长城,在顺风县的高山上还能眺望着横亘万里的长城。

李白早就想去看看长城了,最重要还是长城有几大知名英雄在,能结识一番也不枉来西疆一趟。

马汉依旧留在村子里给李老实家做农活。

两人马不停蹄的赶路,花了一天的时间来到了顺风县。

顺风县,这里比起平安镇来显得要热闹很多。

但相对于大唐长安那边的盛世巨城,这些地方只是一个小地方。

当他们去找客栈的时候,竟然发现……赶考的人还真不是一般的多,竟把整个顺风县的客栈都给住的七七八八了。

剩下的一些客栈就是为了接待壕客。

显然!李白不是这样的壕客,没能找到落脚的地方。

李白在城内,看着人流络绎不绝,摩肩擦踵而过的人群,大部分人都是文雅读书生的面孔。

这让他有点惊讶,大唐盛世,看来读书人不少啊!

不过想想也是,一座县,至少有上万条村,一条村子一个人赶考就算了,那算下来也是上万人啊!

也不知道四月的府试又将会是何等的热闹。

“李白其实就是个丧门星。”

说这句话的就是平时老上门来借这个借那个的刘二婶。

以前刘二婶上门来拜访李白可勤快了。

左一口夫子,右一句夫子的,听的李白都有点腻歪。

然而现在……为了巴结李大蒜一家子,刘二婶说话压根就不经大脑,说出这种丧尽天良的话来。

李白闻言,带着不好意思的神色道:“不好意思,因为我的到来让你们闹心了。”

“什么让我们闹心,你这是让人家家破人亡。”

“就是,你不来的时候,人家一家子好好的,你来了却把人家一家都逼到什么份上去了。”

“还以为你熟读圣贤书,会劝慰一下李老实,没想到你竟是这样的人。”

“我小孩给你教就是被你误人子弟。”

“我现在都怀疑他给我孩子灌输了什么不妥当的理念。”

“此人内心太歹毒了。”

李白闻言,脸色有点难看。

不过众口铄金。解释显然是有点苍白与无力的。

李白默不作声,但这些村民为了讨好李大蒜,并不会就这样放过了李白。

还说李白教的东西都是不切实际的,孩子们回家喊父母也是多余什么的。

这些听得李白一阵火大。

李白本身不属于峡谷村的人,来到峡谷被人请来当夫子的是当地村民,被人说他能力不行的也是当地村民。

但李白问心无愧啊!

而且一直都是用心教导着这些孩子,而且教导的东西都是真正适合孩童们启蒙的东西。

现在竟然被人说的一文不值,这让李白有诸多的不爽。

李白沉声道:“诸位是认为李某人教导的东西误导了你们的孩子吗?”

“没错,你的东西就是误导孩子的,根本没一点实际作用。”

“就是,你看看人家李大爷,教孩子们吟诗作对,附庸风雅。”

“确实,李白也就只有一张嘴,什么三字经,让孩子天天背,天天念……”

“我听都听烦了。”

众人你一言,他一语的,说的李白脸色一阵难看。

李白沉声道:“吟诗作对我也会,但这么小的孩子能领悟到诗词的意境吗?不懂诗词意境,只会吟,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