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日。
杜芫作为楚蘅的贴身丫鬟,和管家做执事。
一个记,一个高声喊。
杜芫不识字,便扯着嗓子喊道,“卢家到,随礼十文。”
“朱家肉脯到,随礼一百文钱,外加十斤猪肉。”
“柳家簦笠铺到,随礼九十文。”
“青山村民礼到,白菜萝卜豆腐等。”
“县太爷到,随礼十两、两。”
杜芫傻眼了,报得舌头打结。进来的人,正准备进来的人,一听这话,一个个瞪大眼睛,惊讶程度不输杜芫。
有人小声嘀咕起来。
“没想到楚神医她寡妇婆婆面子那么多,县太爷亲自来了不说,还随礼十两。”
“你就不知道了,县太爷和金寡妇儿子认识。”
“天哪,那我们是不是送礼要多给点?”
“肯定啊。”
“不会吧,那,那我不吃了吧。”
有人同意也有人愁。
有些人是附近的邻居,有些人是得到楚蘅的恩惠村里附近的人,大家普普通通,也不是做生意的,生活拘谨,为了这次来,可是从牙缝里抠出钱来的。
瞧着一个个面露难色,楚蘅笑道,“人来了就好,礼不礼都没什么,心意最重要。”
“对啊。”县太爷旁边的妇人,楚蘅的姐妹说话了,“你们呀别看县令给的,看你们自己。”
大家不认识妇人,但听了这话甚是感激,一个个朝楚蘅歉意的笑了笑,然后随礼。
楚蘅便陪着妇人进去了。
人刚进去不久,又听到一道咂舌的声音。
只听杜芫结结巴巴喊道,“华、华细辛送礼,喜钱一百两白银,外加一个……”
“一个啥?”杜芫怀疑自己听错了,忍不住当众掏耳朵。
来人勾唇一笑,“一个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