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寻上门来的巴西人

神级工业主 五彩贝壳 3371 字 10个月前

“嗯。”马建伟轻轻的点了点头,继续汇报道:“曼达尔没有隐瞒,他说还将去日本和欧洲考察,进行对比之后,再考虑订购哪一家公司的地铁。”

唐飞轻松的道:“让他们去转一圈也好,货比三家嘛,我估计啊,最终可能还是会再寻上门来,订购我们的地铁。”

这一点,唐飞还是比较有信心的,自己的地铁机车可是代表着当今世界的最高水平,就算价格稍微贵一点,但还是有极大的竞争优势。

马建伟道:“老板,我也这么想的,如果曼达尔再寻上门来,我将好好的和他们谈一谈。”

听完马建伟的汇报之后,唐飞心中有一种预感,可能自己的地铁机车要真正的走出国内,开始进行出口,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渐渐的打出名气,开始竖立九洲地铁的品牌。

……

河西。

这块面积一千余亩的工业用地上,开始渐渐的热闹起来,旁边停着好几辆车,一些人正在从车上往下搬东西。

一些技术人员,已经架设起测量仪器设备,开始对这里进行测绘,还有几人,显然是专家,他们正在黎辉的陪同下,正在那里进行实地考察,准备对这里进行规划。

按照唐飞意思,这里将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动车组生产制造基地,于是,具体的厂区设计规划工作由黎辉这位九方动车公司的副总负责,设计规划图出来之后,报唐飞审批同意。

规划工作已经全面启动,这片工业用地也渐渐的热闹起来。

哪里建什么样的厂房,哪里是办公区,哪里是生产区,哪里是道路,哪里是预留区等等,都将规划出来。

本来,唐飞是想亲自过来看一看的。九方动车公司的厂区规划设计,那是大事情,但临时接到了一个电话。

办公室之中。

唐飞坐在自己的老板椅上,在一边耐心的看着jf200a动车组的技术资料,一边在耐心的等待着。

不久之后,一辆车子沿着宽敞笔直的九洲大道行驶过来,看得出来,这辆车子是刚从高速上下来的。

车子停在九洲工业集团公司的大门口,从车上,居然下来一名金发碧眼的中年老外。

老外孤身一人,他的出现,很快引起了大门口一些人的注意,尤其是站岗的门卫们,他们心中好奇的想道,这老外是谁呢?

看样子不像是上门的客户,如果是客户的,一般不会一个人,常常会带着几名随从或属下,起码也是三、五人的样子。

下车之后的老外,看了看九洲工业集团的大门,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气,迈步朝厂区大门走去。

………

今日三更,第二更送上。

这有一点出乎人的预料,上门来九洲地铁公司考察的,居然好像是巴西人!

连唐飞都微微一愣。

对于下面的各子公司,唐飞充分的放权,他们拥有了充分的自主权。很多事务,他们自己做主,而没有必须大小事都进行请示,上报等。

除非是一些比较重大的事务,一般会汇报到王海龙那里。进行充分放权,也体现出了唐飞对下面的人非常的放心。

各子公司的高层基本全是召唤系的人,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如九洲地铁公司,唐飞就放心的很,而没有要求马建伟事事向自己汇报和请示,很多事情,完全由马建伟自己做主。

如这次有海外客户前来参观和考察,完全由马建伟进行接待,唐飞事先并不知情。

估计是看见了唐飞,马建伟飞快的过来,“老板,您来了。”

唐飞询问道:“老马,这些是巴西人吗?”

“对,巴西人。”马建伟点头道:“他们今天才来的,主要对我们的地铁机车进行考察,他们国内在修建地铁,看样子,对我们的地铁非常感兴趣。”

“哦,这是好事嘛。”唐飞笑着道。

自己的地铁性能这么好,不但要满足国内的需求,将来肯定也将走出国门,让它们出现在国际舞台上,满足海外一些国家对地铁的需求。

只是没有想到机会来得这么早,九洲地铁公司还没有专门的到国际上去进行宣传和推销自己的地铁,就有第一家海外客户主动寻上门来。

这几名巴西人估计是意识到了唐飞才是大老板,主动的过来,领头的用英语主动向唐飞问好。

马建伟介绍道:“老板,这是曼达尔,代表巴西方面前来我们公司进行参观和考察。”

唐飞热情的,用英语道:“曼达尔先生,欢迎来到九洲地铁公司。”

曼达尔显然微微一楞,没有想到唐飞的英语能说得这么流利。马建伟则介绍道:“曼达尔先生,这是我们九洲工业集团的老板,唐飞先生,这是我们的总经理王海龙先生。”

闻言,曼达尔一阵惊喜,连忙向前几步。唐飞呢,热情的伸出了自己的右手,曼达尔连忙紧紧的握上,他显得无比的高兴,接着,又高兴得同王海龙握手。

然后,他有将他的几名随行人员介绍给唐飞认识,这些巴西人一一向前同唐飞恭敬的握手。

大家之间客气的聊了几句,唐飞吩咐道:“老马,带着客人好好的参观,向他们详细深入的介绍我们的地铁。”

“好的,老板。”马建伟回答道。

像这种陪同客户参观考察,介绍自己的地铁机车的这种事情,当然不用唐飞亲力亲为,有马建伟足矣。

在王海龙等人的陪同下,唐飞开始参观偌大的地铁总装中心,可以看得出来,这里的生产规模已经很大了。

身为九洲工业集团的总经理,王海龙会经常来这里看一看,了解生产经营情况,于是,他一边陪同唐飞参观,一边介绍着这里的情况。

“老板,因为订单充足,九洲地铁公司发展很快,目前已经达到了每月生产制造七、八列地铁机车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