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邀请合作

理想是一回事,而现实又是一回事。为了理想也不能毫无顾忌,因为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他要生活在社会关系中,需要对家人和家庭负责,所以之前创业选择的四个条件还是束缚着自己。尽管如此,能够领悟到提前让自己去接触想要成为的圈子里的人,已经是一个进步(通常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只有你真正领悟了才知道它的正确性)。

自己接触过哪些自己创业成功的人呢?好像很少啊。

目前自己认识的人中,小桥是接受了家乡一个食品加工企业的邀请在北京开了一个分部,基本和加盟创业差不多,只是不用自己承担前期风险,卖食品,尤其是地方特色食品风险小,利润不错,但是需要加盟获取配方,还要多人的付出(最少要有销售、进货、记账的人员)。

另外一个自己创业的就是阿勇了,他大学的时候就喜欢计算机课,老是自诩为误入建筑业的计算机天才,据说大学毕业后到了一家建筑设计公司,干了三四年出来自己开了一个做建筑设计软件开发的公司,后来技术研发持续投入不足,专门改做销售了。根据上次聚会阿勇所说的,他的小公司现在境况非常不好,好像要倒闭了,自己和他多聊,貌似也没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可以学习。

没有成功经验或许学习一点失败的经验也可以呀!周飞突然想到。之前他不想让同学们知道他的失业,现在明白了一些事情,周飞觉得没有必要太遮遮掩掩,索性马上联系了阿勇,告诉他自己辞职了,想要和他聊聊。

阿勇此时正在有一搭没一搭的打着电话联系业务,公司业绩不好,业务员基本跑光了,是需要考虑什么时候把公司关掉了。接到周飞的电话,阿勇也没有什么犹豫,两人约好中午见面,到时见面地点约在了阿勇的公司,反正距离周飞的家“也就”不到两小时的公交路程。

中午,两个老友依约见面。上周几个人聚会的时候,个个都是精神饱满,大家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摆在朋友面前,但是此时不论是周飞还是阿勇都缺少了一些热情,多了一丝无奈和迷茫。

阿勇的公司很小,只有不到二十平米,中间放了四张桌子,现在只有两个业务人员在。阿勇有一个六七平米的小办公室,里面早放了一些水果,两人在办公室里面边吃水果边聊了起来。

阿勇很奇怪周飞怎么辞职了,周飞告诉他主要是因为对之前打着智库牌子的公司前景不抱什么希望。公司舍不得投入,同时目标太大,打造的产品太多,每一个产品都不花心思,根本没有考虑自己是谁、客户需要的是什么,这样的产品注定没有人买账,这样的公司注定会拖垮投资人。最要命的是大领导叶恭的自以为是,不允许任何人对他设计的、管理的一切,有一丁点的质疑,整个公司成为大领导一个人的玩具,其他所有人除了唯唯诺诺,基本不可能有任何作为,这样的单位根本留不住人,更不会留下任何对大领导、对公司管理、产品结构有意见的人。

阿勇听了,奇怪的问道:“难道你们大领导是一个没有学问的粗人?”

“no,”周飞答道:“相反,他是一个个人能力非常强的博士。不过,在企业管理方面是一个自以为是的白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