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乌达与摩拉

藏锋 他曾是少年 3610 字 11个月前

他开始有些期待,期待摩拉与他说上些话,这是乌达少有的殊荣,很多时候摩拉收了贡品便会离去,但却有那么极少数的乌达却能得到摩拉的垂青,与他们说上些什么。

大概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缘故。

摩拉在看完这些贡品之后,忽的抬头看向乌达,他的嘴在那时真的缓缓张开了。

乌达的心在那时被提到了嗓子眼,他盯着摩拉,等待着仙人口中的神谕。

“从明年开始,就不用再送东西来了。”摩拉用蛮语如此言道。

那简简单单的十余个字眼落入乌达的耳中,方才还在暗暗为自己的幸运而感到沾沾自喜的乌达,在这一刻却宛如世界崩塌了一般险些栽倒在地。

他过了好会方才回过神来,他不知所措又惶恐万分的看着摩拉,用蛮语解释道:“尊敬的摩拉,如果是贡品让你感到不满的话,我可以再回到部落为你准备更丰厚的贡品,请务必不要抛弃我。”

老人摇头,同样用蛮语回应道:“不用了,这世上很快便不会再有剑陵”

在乌达的心中摩拉自然是无所不能的存在,这样的存在自然不会有死亡之类的概念,而乌达对于老人所言之话的理解也不可避免的化作了摩拉将要离开人间之类的念头。

他顿时心神大乱,领着进贡的队伍便连连朝着老人叩拜,嘴里呜呜丫丫的说着什么,其意思大抵便是祈求摩拉不要离去,继续护佑南荒。

老人苦笑着摇了摇头,终是收起了与这些蛮子细细讲述其中就里的心思,不是不愿,只是这样的事情对于这些蛮子来说终究太过复杂。

他索性转过了身子,迈步走入了剑陵。

乌达看着老人离去的背影,他们的挽留在那时渐渐变作了凄厉哭声。

老人听着耳畔传来的声音,不知为何心底有些惆怅,他叹了一口气,却还是再次迈开了步子

而那时,蛮族的耳畔便再次响起了摩拉的歌声,那是蛮族世代传承的圣歌,以一种他们不曾明白的语言在蛮族中世代相传

南荒有座坟。

不葬来时客。

不葬不归人。

冢中有个人。

守着万千刃。

守到万古亘。

太阳升,黄沙沉。

明月来,江河滚。

他在等,他在等。

莲花九瓣开,仙人落凡尘

歌声至末,摩拉长叹。

“唉我终究看不到那一天啊”

金陵城满城素缟。

为期三天的举国同殇结束,清晨蒙克的棺椁从长乐宫被浩浩荡荡的送行队伍抬出。

龙辇开路,帝王抬棺。

莫说陈国,就是自古以来也没有哪位王侯能有如此殊遇。

金陵城的街道两侧站满了前来送行的百姓,有世子面色肃然,恭敬行礼;有妇人神情愁然,垂首欲泣;有稚童瞩目以看,虽不明所以,却被此景感染,不敢嬉闹。

随后哀乐奏起,前方礼官高喝。

“魂归来兮,魂归来兮!”

两侧百姓拜服,语调悲恸的唱和道:“魂归来兮,魂归来兮!”

此音绵绵,盘踞在金陵城头,久久不息。

人群中,一位背负长剑的黑衣男人眉宇阴沉的看着那缓缓前行的棺椁,目光忽的落在了那低头抬棺的白发帝王身上。

那一刻凌冽的杀机不受控制的自男人的体内涌出,他的额头上青筋暴起,双眸瞬息变得血红。

他的手缓缓伸出,就要摁到背上的剑柄。

可就在这时,一只苍老的手从他身后伸了出来,握住了他即将握到剑柄的手。

男人一愣,侧头看去,却见一位白发老者正立在他的身后。

“师父!”他诧异的惊呼道。

老者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言道:“跟我回离山。”

说罢这话,老人也并不理会男人的挣扎,拉起他的手衣衫一阵鼓动,二人的身影便在那时消失在了金陵城的街道。

那不远处低头抬棺的白发帝王似乎有所感应,他的眉头微微一挑,但下一刻便又恢复了原状,他跟着人群唱和道:“魂归来兮,魂归来兮!”

语调悲恸,一如满城众人。

离山之巅,御灵府内。

白发老人与蒙梁于矮榻上对立而坐。

“师父,为何拦我。”蒙梁盯着老人,用一种从未对老人出现过的低沉语气问道。

“你打得过吗?”老人吹了吹茶杯中的温水,不咸不淡,不急不慢的反问道。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打不过也要打!”蒙梁握着茶杯的手微微颤抖,他不得不用尽浑身的气力克制住自己,方才能保证不将这老人素来珍视的杯盏捏碎。

老人似乎完全感受不到蒙梁此刻心底翻涌的怒意一般,他低着头便言道:“那就是去找死咯?”

“师父我这些日子在剑陵修行亦有所成,若是拼得性命不要,也未尝”蒙梁皱了皱眉头,既不喜老人阻拦他替父报仇,亦不喜他如此看不起他这位曾经的离山高徒的态度。

只是他的争辩之言还未说完,老人便再次抬头看向他,问道:“修成仙人了没?”

蒙梁一阵语塞,他摇了摇头,气势弱了几分:“尚还差上一些”

“差上一些?”老人又问道,眸子却忽的眯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