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贤又是一愣,他抬头看了看徐寒似乎是想要借此弄明白这少年真正的心思,不过令他失望的是,此刻的徐寒脸色依然平静,他却是无法从对方的脸上看出任何端倪。
他想了想,大概也是源于心头愧疚的缘故,终究没有鼓起拒绝徐寒的勇气,因此在最后他只能淡淡的点了点头,走入了徐寒的房门。
李定贤在徐寒房门中的木桌前坐定,而徐寒则在那时为他斟满了一杯茶水,随即不动声色的言道:“小王爷似乎有心思?”
李定贤一愣,下意识的想要反驳,但又像想到什么,将那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之后言道:“瞒不过徐兄,昨日一夜在下都未有安睡”
说到此处,李定贤顿了顿,嘴角又露出了一抹苦笑,言道:“我一闭上眼睛,所思所想的都是那些百姓模样,他们在哭泣,在哀嚎,在责骂我没有保护好他们”
李定贤如此说着,他握着那茶杯的手不住的颤动,指节发白,显然正处于某种难以自已的情绪之中。
徐寒看着脸色再次落寞了下来李定贤,在沉默了一会之后方才端起了手边的杯盏在自己的唇边轻轻一抿,嘴里言道:“其实,徐某早已料到了这番结果。”
李定贤的脸色一变,他不可思议的抬起了头看向徐寒,眸中愤怒与不解交织。
“小王爷想要问我为何明知道会这样,却不阻止你们?”徐寒感受到了对方的目光,他微微一笑,放下了茶杯,问道:“那李兄细想,我若是与你言明此事,你难道就会放弃那些平民吗?”
李定贤心头一震,他意识到徐寒所言无错,以当时他一心想要救下那些百姓的状态而言,他却是不可能因为徐寒的一两句话而放弃。而越是如此想来,他心头的自责便越是一息甚过一息。
徐寒看了看李定贤手中茶杯因为李定贤颤抖的手臂而洒落了一桌,他再次伸手提起了桌上的茶壶,为李定贤满上了杯盏,然后再次言道:“但事实上,我之所以不阻止小王爷并非因为我无法劝倒你,而是因为我知道你们救不了他们,嗯,至少他们中的大部分你们都救不了。”
说道这里,徐寒并不给李定贤任何反驳的机会,便再次言道:“大难将至,每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小王爷心存怜悯,固然是天下之幸,但想要救天下人却不是一时的庇护便可做到的。”
“圣人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王爷想要救这个天下,就得教会天下人如何自救。”
徐寒眯着眼睛说道,而后他又顿了顿,目光忽的深邃了几分,语调也低沉了下来:“就像魏先生做的那样”
李定贤的心头再震,当时身处横皇城的他自然目睹魏先生对抗天劫的过程,也明白徐寒话里的意思。他的悟性极佳,此刻更是犹如醍醐灌顶,虽不至于完全解开心结,但却没了之前那般的阴郁。他沉眸看向徐寒,正要道谢,可徐寒却在那时将一样事物递到了李定贤的手中:“薛炼、宁烟等人心智异于常人,又有报国之志,小王爷可带在身边悉心调教,这一千余人或许会成为以后小王爷的一大助力。”
李定贤却是不想徐寒会说出这样一番话,他不禁点头,随即又沉眸看向徐寒递来的那道事物。
那是一本泛黄的古籍,扉页上书四个大字《大龙象印》。
他倒是听说过这道龙隐寺的法门,心头正疑惑徐寒怎会得到此物,可就在这时,那看似寻常的书页却猛然开始发烫,而书页也开始不受控制的不断翻动,直到落到最后一页时方才停下。
那一页上写着一排排小字,李定贤定睛看去。
“大离朝昭明十三年,以先生之法试之,剑意真元相撞,所得之力可淬炼肉身,但用法不慎,已伤内腑,此生恐无缘登临仙境,后人以此为鉴。——大离朝神将屠卢飞。”
“大离朝岳正四年,受屠神将之戒,以先生之法,斗胆相试,以剑意真元相撞所蕴之力淬体三十七载,肉身修为大成,但于仙境依然差之良多,今日大限将至,特告后来人以试他法。——江湖散修,漓江道人。”
“大离朝玄蒙七十三年,以刀剑双意淬体四十五载,不得门径,后人勿效。——大离玄蒙帝四子,萧图。”
“大离朝多少年老子也不清楚,只知道这天下还是大离朝的天下,老子就是一个粗人,用这天雷与真元淬体,淬了他奶奶的六十年,头发都白了,雷倒是挨了不少,但就是见不到仙人天劫。他娘的这办法也不行,你们后面的小兔崽子记下吧!——孙大坤。”
“大楚朝宁阳二十五年,我细究了诸位先辈之训,以为此法并无问题,而之所以诸位前辈不得其解,根源在于所得之力依然不够强大,远不如这先贤所言的天人之力。故而斗胆请得当世活佛慧曰大师与刀道宗师苏晨二人,灌力入体,如此反复三载,所得颇丰,但奈何苏晨前辈渡劫成厄,难再觅大贤,与大道差之临门一脚,心中大憾,愿后来人知我此法,成我此道。——龙隐寺,洛寅。”
五道留言纷自其上,各书其经历,李定贤一一读来,不由心神往之。
可就在这时,那扉页的最后忽的又开始出现一排排字迹
“楚后二百四十三年,吾以《修罗诀》修至紫霄,以镇魔塔妖君之力修至不灭,以血元星光而至半步仙人,以星光魔神以至巅峰,最后天雷及身,一拳破之,成就肉身仙人。诸君所求,吾辈终得其果,书此以告先贤,以励后生。泰山虽重,砥砺可移,沧海虽大,衔石可填,大道虽远,吾辈可期。”
圣候的肝胆俱裂。
他仰头看着那浑身攒动着紫电雷光的少年,自从沐浴过圣力之后,第一次心头生出了恐惧。
但他显然并不愿意承认自己心头的信仰开始崩塌,他朝着徐寒怒吼道:“那又如何,我有圣皇陛下的庇护,你杀不死我!你杀不死我!”
“聒噪。”而他的怒吼落在徐寒的耳中却只招来了少年的一声冷哼。
随后只见徐寒的双手张开,那把漆黑色的长剑便在此时凭空悬于他的胸前,三千道金色剑影自剑身中涌出,如百鸟朝凤一般盘踞在他的周围不断旋转,而随着这样的旋转那些围绕着他的雷蛇电蟒也在这时涌入了那金色剑影之中。
他双眸之中,神光一闪,嘴里喝道:“十方劫!”
那三千道金色剑影便在那时猛然汇集,化为了十道巨大的裹挟着雷电的剑影,随着徐寒心中念头一动,那十道剑影轰然落下。
轰!
伴随着一声巨响,十道巨大的剑影直直的插入了那圣候所在之地的四周,将他的退路完全封死,不仅如此,那剑影落地之时,彼此之间所携带的雷电之力相互牵引,于那空间内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电网,天雷之力来回攒动,击打在圣候巨大的身躯上,他方才修复好的躯体在这强悍雷击下,顿时皮开肉绽。
徐寒冷眸看着那在这十方劫中哀嚎不已的圣候,他目光之中不存半点怜悯。
他在那时猛地一拍手中那把漆黑的长剑,那长剑冲天而起,而徐寒的身子却朝着地面坠落。
转瞬徐寒便落在了地上,落在了那在那名为十方劫的剑阵中不断哀嚎的圣候的面前。
他的目光在诸人的身上一一扫过,身为仙人的威严漫开,几乎让人不敢直视。他看了看浑身是伤的诸人,又看了看那昏迷不醒的刘笙,然后终于将目光,落在了那圣候的身上。
“徐寒!你杀不死我的!我有圣皇陛下的护佑,我有”在那雷电的折磨下已经气息萎靡的圣候还在不断的喃喃自语,这倒并非他执迷不悟,而是到了这个地步,只有那份可笑的信念还能撑起他的心不被即将到来的恐惧所击碎。
“你真可怜。”徐寒看着圣候,忽然有些意兴阑珊的吐出了这样一句话,“就像一条狗”
那圣候显然并不愿意接受徐寒这样的说辞,他挣扎着想要冲出这剑阵结出电网,但身躯方才触及到那些电网,他的四肢百骸便传来一阵剧烈的痛楚,他根本无法逃脱徐寒的禁锢。
“徐寒你不得好死,待到圣皇陛下”那圣候已经浑身是血,却又无法再做些什么,只能一边不断承受着那剑阵中涌出的雷电,不断朝着徐寒谩骂。
徐寒对此却聪耳不闻,他转过身子迈步走到了刘笙的身边,伸手抱起了对方浑身是血的身子。
“走。”他轻声说道,周遭的诸人一愣,这才跟上了徐寒的步伐朝着那景秀关的方向走去。城门口的守军虽然有心再战,但目睹了圣候此刻的惨状,又见识了徐寒强大的修为,一个个竟然是纷纷脸色惊恐,却无一人敢再度上前。
于是在数万大军的注视下,徐寒一行人便这样堂而皇之的走入了景秀关。
“拦住他!拦住他!你们这些废物!”圣候还在嘶吼,他歇斯底里的看着周遭的士卒,不满、愤怒充斥了他的胸口。
那些士卒自然畏惧圣候,但更畏惧能将圣候困在这小小剑阵中的徐寒。他们并未追击,而是举起不定的立在原地。
忽的在场的士卒们似乎感受到了什么,他们之中有人抬头看向穹顶,而后眸中露出诧异之色。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士卒感受到了这一点,他们也在这时纷纷抬头,望向穹顶。
那里有一点光芒亮起,随着时间的推移那道光芒越来越亮,就像是一颗星辰在夜间闪烁。
怒骂不休的圣候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一点,他亦在那时抬了头看向天穹。
不同于那些不明所以的士卒,圣候在看清那道光芒之时,他的瞳孔陡然放大,方才还在嘴里喋喋不休的怒骂于那一刻戛然而止,恐惧终于漫上了他的眉梢。
那道光芒越来越亮,也越来越炙热,它至从不知几何远的穹顶而来,拖着长长的尾翼,飞速下坠,就像是一颗坠落凡间的星辰。
而它的目标赫然便是那被禁锢在剑阵之中的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