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偃光城

藏锋 他曾是少年 3519 字 11个月前

徐寒自然感受到了这一点,他心头疑惑于这位少年为何能察觉到他的存在,同时也暗暗有些胆寒。他觉得对方恐怕已经察觉到了他方才的举动

这时人群中忽的再次响起了阵阵喧哗,只是不同于之前赞美,这次响起的喧哗是阵阵歇斯底里的怒骂。

“就是他!”

“又是这个贼人,阻挠陛下的大业!”

“对!听说他还试图捣毁圣府,幸好各位圣兵大人浴血奋战,终于将这厮捉住。”

人群这样议论着,一阵阵不堪入耳的咒骂也随即升起,徐寒等人也纷纷抬眸望去,却见紧跟着那圣兵游街队伍的后面,便是一驾重兵押运的囚车,囚车上是一位年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此刻他披头散发,衣衫上随处可见早已凝固的血痂,显然已经受了重伤。

他的脸色也颇为苍白,目光黯淡,但这黯淡的深处却又隐藏着一道悲恸与愤怒并存的不忿。

喝骂的人群似乎觉得如此并不解气,于是一些商贩开始掏出自己贩卖的事物,从鸡蛋到白菜,从汤汁到潲水,纷纷在那时被愤怒的人群扔到了那囚车之上,本就气息萎靡的年轻人在这些事物的击打下,脸色愈发的惨白。

“江兄!”可就在这时,那徐寒身侧的李定贤发出一声惊呼,他高喝一声,身子豁然站起,作势似乎就要上前。

幸好一旁的徐寒眼疾手快,方才将之拦下。

可饶是如此,之前便对徐寒等人心存疑虑的甲士依然发现了李定贤的异动。

“做什么!”甲士一声高喝,数十位同行之人便围了上来,明晃晃的刀剑离鞘,锋芒直指徐寒等人。

游行的队伍随即停住,所有人的目光都在这时望向徐寒等人。

“方才便觉得不对,你们便是这贼人的同伙吧?”为首的甲士冷眸看着徐寒诸人,沉声喝到。

此言一出,莫说周遭的甲士,那些百姓们看向徐寒等人的眼神也变得阴冷了起来,那眸中所闪烁的事物,似乎是恨不得将徐寒等人当场千刀万剐一般。

徐寒沉下了眉头,盯着周遭的甲士。

这些人自然无法将他留住,但一旦他动了手,便注定会引起有心之人的注意,那这就势必会对他来到偃光城的目的甚至出使大周之事埋下不小的隐患。

想到这里的徐寒心头一沉,但他也绝非优柔寡断之辈,在朝着周遭诸人递去一道眼色之后,他周身的剑意鼓动便要出手。

可也就在这时,一道声音却忽的传来。

“等等。”

“这几人是在下的朋友,我想这里面是否是有所误会?”

徐寒等人一愣,纷纷朝着那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却见那群圣兵之中,正有一位少年正笑盈盈的看着他们。

徐寒记得真切,这少年便是方才察觉到他神识所在的少年

偃光城是景州的州郡。

他不是穿越景州去往辽州的必经之路,但却是最近的那一条。

徐寒的本意并不愿意为了节省这并不多的时间,去走这样一条可能有着变数的路。即使在希望顺道探查一番景州状况的李定贤父子的强烈要求下,这样的心思也未曾发生改变。

真正让徐寒改变了心思的是两日前诸人歇息时,方子鱼不知为何来了兴致,哀求蒙梁将背上那把剑借她一观。

这蒙大少爷哪里驾得住方子鱼的恳求,在假惺惺的几次拒绝之后,终于还是缴械投降,将背上的剑递到了方子鱼的面前。

而当方子鱼拆开那包裹在剑身上的白布,露出其下紫色的剑身之时,一旁的徐寒双眸一凝,顿时从这把诡异的长剑身上闻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

他有些粗鲁的从方子鱼的手中夺过了此剑,在一阵细细端量之后,神情古怪的望向蒙梁。

对方似乎很明白徐寒目光中的询问之意,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并不多言。

当天夜里,诸人在客栈睡下之后,徐寒独自起身来到客栈的大厅中,而很默契的时,身着黑衣的蒙梁却已早早的在那出等着他。

见徐寒到来,对方站起了身子,朝着徐寒笑了笑,言道:“走走?”

徐寒颔首,于是二人便迈步走在了那距离偃光城三百里不到的小城中。

二人的对话并不漫长,没有多余的试探,直入正题,简单明了。

“那把剑是?”

“孽龙。”

“王阳明让你带来的?”

“嗯。”

“为什么?”

“不知道,老头子的心思我可捉摸不透。”

“我想我或许知道一些。”

“嗯?”

“剑陵有麻烦了很大那种麻烦。”

比起街道上几乎寻不到行人的凤霞镇,偃光城自然还算得上繁华。

当然一个边境小镇与州郡之间的确并没有什么可比性能言,但自从迈入偃光城那一刻起,诸人却还是感受到了一股与景州其他城镇相比截然不同的气息。

城墙上插满了楚字玄旗,街道上虽然商贩行人往来不绝,但几乎每个商铺的招牌旁都无一例外的同样飘扬着这楚字玄旗。诸人走在这街上,无论是街上的行人,还是街道两旁的酒肆中传来的交谈声中,所言最多的便是这大楚的皇帝陛下如何圣明,大楚朝迟早一统天下,以及夸耀着自家孩子在圣府中经过洗礼成为圣兵之事,当然每每有人提及此事,身旁的诸人都免不了朝着那人投来艳羡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