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了。”宋月明回应道。
“老夫给你准备的这个惊喜你还满意吗?”那声音又问道,语调一如既往的低沉,让人难以从他的语调中听出半分的情绪波动。
伴君如伴虎,宋月明很清楚,哪怕此刻他有半分的迟疑,都会迎来天大的劫难,更会让他这一路以来所有的谋划付诸东流。
所以宋月明毫不迟疑的回应道:“谢过师尊美意,让我夫妻二人得以聚首。”
台上之人沉默了一小会,他似乎在衡量给出这样答案的宋月明是否合乎他的心意。
而这样的沉默很快便让宋月明的额头上浮出了些许汗迹。
“宇文南景立国教之事,你如何看。”但好在数息之后,台上之人的声音再次响起。
宋月明松了一口气,嘴里赶忙回应道:“此事自然是天大的好事,能成为国教玲珑阁便等于与大周朝堂绑在了一起,师尊之前与祝贤合作,所谓的不同样便是此事吗?如此一来”
只是宋月明的话方才说道一半,便被太上之人生生打断。
“你知道我问的不是这个。”
宋月明的身子一震,脸色微微变幻,他以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说道:“师尊说的是刑天剑的事?”
台上的老者并不理会宋月明的模样是否是装扮出来的,他的眸中泛起一阵翻涌的血光,语调又低沉了几分:“宇文南景的要求很简单,要我送归刑天剑于剑陵。你以为如何?”
宋月明闻言沉吟了一会光景,方才问道道:“师尊是在担心宇文南景此举只是为了让我们交出刑天剑,日后恐会鸟尽弓藏?”
台上的老者沉声回应道:“古来帝王皆是如此,王业面前从无情分,只有利弊。今日她立我玲珑阁为国教,一旦交出了刑天剑,那我们对他来说便是一个随时可以丢弃的棋子”
可这样的说辞,却让宋月明的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他盈盈言道:“师尊多虑了,师尊细想,那刑天剑已经先后斩落了两位帝王的头颅,若是师尊坐到那个位置,恐怕也不能安心让此物存于卧榻之侧。”
“宇文南景为何要立我玲珑阁为国教,并非全因忌惮刑天剑,故而以此逼迫我们就范,她最大的目的是天策府!于她来说天策府有拥立之功,亦得天下民心,于内得群臣支持,于外有大黄城剑龙关几十万兵马呼应,如此庞然大物,比起当年的长夜司只有过之,而无不及,我想,相比于天策府,刑天剑远远算不上宇文南景的心头之患。”
“她忌惮此物,是因为它着实拥有可怕的力量,若是她丝毫不提及此事,我以为才更需要担心她立下玲珑阁为国教的用意。可她既然提出了这个要求,那便说明宇文南景心中对于扶持玲珑阁对抗天策的决心。弟子以为,与其说她是在忌惮刑天剑,倒不如说是她在忌惮玲珑阁在她扶持下会拥有比天策府更足以威胁到她帝位的力量。”
宋月明这番话说完,那台上的老者沉吟了一会,又言道:“可今日她能对天策府下手,明日便亦可对玲珑阁动武,没了刑天剑”
“师尊糊涂啊。”只是老者的话还未说完,便被宋月明生生打断。
他盯着因为被打断言语而面色阴沉的老者,从容言道:“一旦宇文南景扶持我玲珑阁,到时候天策府怎么灭,什么时候灭,还不都是师尊说了算,只要愿意,我们有足够的时间让自己成为即使没有刑天剑也让宇文南景忌惮不已的存在。”
“虽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但只要我们一日不让兔死,不让鸟尽,那我们对于宇文南景来说便永远没有狗烹弓藏的一天。”
似乎是被宋月明此言打动,老者眸中的红光忽的大作,他盯着宋月明看了好一会的光景,他的声音方才再次在这漆黑的府门中响起。
“既然如此,那你觉得由谁来护送此剑归还剑陵最为稳妥?”
问这个问题时,老者的眼睛眯了起来,他看似极为随意的语气中,却带着一股戏谑的味道。
宋月明的心头微微一震,有些不安,亦有些惶恐,但他还是在一段短暂的迟疑之后,沉声言道:“虽然师尊决定要归还此剑,但刑天剑的威力巨大,素来便被大周江湖各方人士所窥探,若是落在歹人之手,恐为祸天下,因此弟子斗胆,请师尊允我亲自护送此剑回归剑陵!”
说罢,宋月明的身子在那时豁然跪下,嘴里的语气可谓诚恳万分。
台上之人的目光再次闪动,他就这样看着宋月明在他的脚下跪了足足百息的光景之后,方才言道:“月明啊,你可知阁中数万弟子,为师为何只看中你一人?”
“弟子不知,还请师尊教诲。”宋月明头也不抬的高声言道。
“因为你很聪明,比所有人都聪明,所以此事你去办,我很放心。”
听了此言的宋月明匍匐在地上的脸色一喜,但嘴里却极为恭敬的言道:“谢过师尊谬赞!”
“呵呵,去吧,明日我便会安排你与两位长老共同送剑,路上务必小心谨慎。”
“弟子领命!”宋月明压下了心底的异样,于那时抬起了头,朝着老者拱手言道。
说罢此言他便要退下,可在迈步走出府门时,来人的声音却再次响起:“月明啊!”
“师尊还有何教诲?”宋月明疑惑问道。
那时,老者的嘴角忽的勾起一抹笑意,他低声言道:“早去早回,别让你的妻儿等得太久。”
在出梁州入冀州之前,蒙梁特意在边陲驻足了一日。
梁州与冀州交界的大黄城已经重建,虽然依稀可见当年那场大战给它留下的伤疤,但行走于此间的路人,却好似已经忘却了那场你死我活的大战,他们一如既往的晨出暮归,为生计而忙碌,亦为生活而开怀。只有城门外那座埋葬了二十万大夏铁骑的乱葬岗上,草木不生,似乎还在诉说着有关于那场大战的悲凉。
蒙梁坐到了大黄城的一家包子铺旁,点了一笼包子,一边毫无吃相可言的吃着包子,一边仰头看向远处那三座雄伟的山峰。
昨日下过一场雨。
朝阳一升,水汽朦胧,远处的山峰在这水汽的萦绕下,远远看去宛若仙境。
蒙梁想着,他就是在这仙境下,认识了子鱼,心情莫名的好了许多。
他将手里最后一个包子囫囵的放入嘴中,又饮下一杯清水,这便站起身子紧了紧被他背在背上,缠满白布的奇怪长剑,又拿起放在桌上的佩剑,这才结账迈步走出了大黄城。
关于大夏即将在秋后对大周动武的消息近些日子又传得沸沸扬扬,身在冀州的百姓倒是已经习惯了这隔三差五便开始的征伐,大战的消息并未给这些百姓带来任何的异样或是惶恐。官道上往来的人群虽然比不得往日,但依然窸窸窣窣,不曾有过断绝。
“这么说来那老头子岂不是活了一千年?”或许是一路走来太过于无趣的缘故,走在官道上的蒙梁忽的自言自语道。
当然他并没有得到回应,为此,他叹了口气,似乎是觉得这场“自言自语”并不该如此沉默一般。
但很快蒙大少爷又提起兴致,开始了下一步的唠叨。
“我看过剑陵的记载,不是说世间仙人,不成真仙,便注定陨落在第十次的千年大劫上吗?你看那道祖都为了应付第十次天劫忙得焦头烂额,为什么老头子还悠哉悠哉的坐在剑陵?”
“还有啊。不是说咱们剑陵就是守剑之人吗?刑天剑不见了,这孽龙也叫我带了出来,那为什么还要守陵,咱们一人分一把,带出来不就完了,干嘛非守在那地方呢?”
“对了,那道祖究竟想做什么?难不成他真的可以靠自己的本事成就真仙之位?我听老头子的语气,怎么感觉这道祖好不了多长时日了呢?”
蒙梁犹如连珠炮一般的询问,依然只是石沉大海,了无音讯。
他有些不满,在那时撇了撇嘴,终于准备放出大招。于是他清了清嗓子,语调变得古怪了些许。
“唉,你说你当年帮着天策府的夫子在他身上被种下了龙蛇双生之法。”
“你这么算计人家,你说我带你寻到他,他会见你吗?”
这话出口,蒙梁只觉手中提着的长剑,剑身忽的颤抖了起来,而后他的脑海中便响起了一阵粗犷的声音。
“小王八犊子,少在那里胡扯,老夫要是真想害他,何必花那么大的劲给他弄来一只妖臂?”
被骂了个狗血淋头的蒙大少爷,可没有半分的恼怒,反倒是颇为兴奋。
已经太久没人与他说过话了,蒙大少爷清了清嗓子,理清脑海中的思绪,做好了十足的准备来迎接这场骂战。
“那这么说来,你还给他留了活路?”
“废话!”
“那怎么招来了监视者?”
“我他娘的怎么知道?不过是龙蛇双生之法,若是那小子被抽取了龙气与生机,妖臂之中磅礴的妖气与属于妖君的生机便会侵染他的身体,将他复活,只要他能熬过这一劫,对他以后大有好处。可怎么知道,太阴宫的无上真人也参与此事,还想夺龙气,封了那小子的妖臂,而后更是有监视者到来!我怎么想得到这小子的来头这么大!”那声音愈发的暴躁,有些恼怒,亦有些底气不足。
毕竟无论怎么说,他都算计了徐寒,这一点,他始终于心有愧。
“那这次去见他你要做什么?道歉?”
“道歉?我沧海流纵横天下六十载,从来都不知道道歉两个字怎么写!”那声音的语调再次变得高亢了起来。
“那你去干嘛?”
“还债!”
蒙梁闻言愣了愣,但很快便反应过来,言道:“那就是道歉呗。”
“不是!”那声音的主人固执的重复着自己的逻辑。
蒙梁也懒得与他在这事上多做纠缠,他撇开了这个话题,继续言道:“不是说他身上负着劫难,连天上的人都不愿意放过他,你要去救他?”
“那能怎么办?难道看着他死吗?”那声音问道。
“可搞不好你会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