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死我了,你去里面随便挑几件,这次下山找人给瞧瞧,若是有假,你下回来指着我鼻子骂我都不吭气。”老头气喘吁吁的说着。
一看老头真的有些急眼了,我赶忙赔起了不是,“好了老爷子,给跟您开个玩笑,我信还不成吗,这里面都是正儿八经的好玩意。”
“让你去挑你就去,别废话!”老头眼一瞪,抄起靠在墙边的木棍就想敲我。
有便宜不占是傻瓜,我嘴里说着好话,又再次跑进屋内。
从左边石屋里选了两件不大的瓷器,一只晶莹剔透的碗,一个看起来不咋地的黑漆漆笔筒,又钻进右边房间随意捡了一副收藏在卷筒里的字画,然后抱在怀里屁颠屁颠的跑了出来。
“你瞅瞅,这三件咋样?”
老头没好气的瞥了一眼,“还真是没眼力劲,哥窑斗笠碗,汝窑的笔洗,郑板桥的画,马马虎虎值个千把万。”
“啥!”我手一抖,怀里的瓷器险些掉在地上,随便三件小物件就千把万?看老头的样子我还是挑的最次的,那这两房间的玩意得值多少钱。
“老爷子,这些东西要是真的,我保准年年来给您做一个月饭。”
“瞧你小子那点出息,我也就是看在小妖那丫头的面上,女孩子终归要嫁人的,没点嫁妆怎么成,可是那老货死的早不说,末了两手空空一点值钱的家当都没存下,否则的话,哪能便宜你。”
《本草纲目》手稿?我心说这老头也太能瞎扯淡了,就没听说过这玩意流传下来
当年皇帝朱诩钧为了充实国家书库,弄来大批民间书籍,结果没多久这些书稿连同《本草纲目》一起都被束之高阁,后来还是私人刻书家胡承龙刻印出版,至于原稿,早在明朝就不知去向了。
不过既然老头说了,那总得去瞧瞧,等踏进右边的石屋,眼前的情景则是让我一脸懵逼。
房间内的摆设与我想象的完全不同,原以为和正厅一样,顶多再有个破箱子堆积那些所谓的古画书籍,哪曾想竟是几排专门保存字画书籍的画柜,也不知老头是怎么弄上山来的。
三四排柜子上数千卷书籍字画码放的整整齐齐,除了少部分是现代作品之外,其余的都已发黄,也不知道是何年何月的古董玩意。
眼前这些东西的真假我无法分辨,更没去翻找那半《本草纲目》,匆匆瞥了一眼我便退了出来。
老头依旧坐在藤椅上,洋洋自得的瞧着我,也不说话。
“老爷子,你从哪捣鼓的这些东西?左手那间屋里的瓷器,乍看上去还真像模像样,可您这做旧水平低了点,就那元青花大罐,都快一人高了,哪有这么大的!您真当我是文盲啊?”
老头的脸顿时绿了。
“还有右边那些书,不是发黄泛旧就是文物了,现在检测这些东西的方法多了去了,比如碳-14测定法,一查就知道是哪年的玩意了,不是用火把书画烤成焦黄色就能蒙人的。”
老头终于忍不住了,伸手就是一巴掌。
“臭小子,真是有眼无珠,这里面随便挑两样东西拿出卖,就够你吃一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