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大师摇头说:“佛祖普渡众生,能帮得上李施主已经是高兴了,如何谈得上生气。”
李晋点了点头,“对啊,佛祖普渡众生。只是我就想问问,为何这么些年来我梅河村供奉于此,倒是一直贫困潦倒呢。”
布衣大师一怔,显然是没想到李晋说话这么不按套路来,明明都是在夸的,怎么突然间便变了风向了呢。
“现在可不就是家家安居乐业了吗?”布衣和尚马上便回答。
“也对!”李晋呵呵一笑,“这也算是佛祖的功德了。”
布衣大师微笑,宝相庄严。
“都说好地方能招凤揽蝶,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们梅河村变成了这种圣地,惹得像布衣大师您这种人物到我们这里来建庙,也惹来东山道长那样的人物来立观。说实话,我很意外。”
李晋继续说。
“贵村风水上好,对于我们这等凡人来说亦是绝佳的好地方。”布衣大师说。
李晋呵呵一笑,“那就多谢你们的吉言了,不过我有一句话放在这里,我李晋也没有什么别的要求,无非就是想求一安稳而已。你们在这里开庙立观,我李晋欢迎,但是……”
布衣和尚搔了搔头,无奈地说:“李施主,贫僧就是一普通僧人而已,来这里也仅仅只是苦修佛法而已。”
李晋见他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哈哈大笑说:“那正好,祝大师能佛法精进,为我们村开一条佛路。”
说完李晋也不多待,便要走。
不成想布衣和尚从手里掏了一个雕像出来,竟然好像是他亲自雕出来的,“李施主且慢,贫僧有一物相送。”
翌日,梅河村的中学外面来了一个老先生。
老先生两边的头发有些花白了,穿着一身长衫,看着虽然有些旧了,但是却很干净。
潘老亲自来到了学校门口迎接,然后打量了一下这个看不出年纪的人。
老先生只是呵呵笑了笑,作了一个礼说:“孔尚见过潘校长。”
潘老赶紧就回礼,犹豫了一下说:“先生所来,不知所为何事?”
“听说中学在招老师,我来试试。”老先生很客气地说。
“老先生教什么?”潘老皱了下眉头问。
“教些国学而已。”老先生很谦虚地说。
潘老点了点头说:“请随我来!”
两人进了一个教室,接着里面的声音传了出来,是潘老爽朗的笑声,“先生大才啊,不用多想了,您已经被聘用了,就在我们学校里讲国学。”
“多谢了!”老先生对着潘老行礼,提出了一个要求,“如果可以,我希望僻一安静小院,我这门学问有些不主流,愿意来听的学生就来听,可以吗?”
“可以可以!”潘老赶紧点头,刚才他连问了几个问题,但都被这个老先生几句给解答出来了,如果不是在国学上浸淫几十年的人根本就不可能答出来的。
“甚好……”老先生呵呵笑了起来。
而李晋则在这一天的早上来到了梅河村的一座山上,这山不在镜山湖这一边,而是还在这村子里面,顺着路还有五里路左右,然后再往左边拐,那里面有一条石路。
石路的里面,还有一个小山峰,小山峰的上边有一个小庙,原来是他们村里敬神用的,里面供奉的是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