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厢的门突然被推开,小胖子下意识往后躲了两步,看到来人,眼神发亮,急急凑过去,“安姑娘,你终于来了,我……”
安知夏抬手阻止,瞟了两小孩一眼。
两个人虽然都穿着不错的衣裳,可是面色发黄、头发干枯,安知夏一眼就看出两个小孩应该是京城外的难民。
小胖子把人带来见她,难道和她之前的交代有关?
小胖子无所谓的笑笑,“多亏了这两个小孩,我才知道明江府的灾情严重到什么程度,作为回报我买下了他们,大的叫小宁,小的叫小白,正好算是送给安姑娘当见面礼。”
“还是说正事吧。”小胖子突然变得严肃,一时看着正经了不少。
“这个考核任务,实际上是一件赈灾粮款私吞案。去年明江府大堤决堤,朝廷下拨四百万白银赈灾,另拨款一百万两重修堤坝,就是为了防止洪灾反复。没想到今年重金修筑的堤坝又出问题,主要原因还是,去年没有将那些贪污赈灾款的官员们一网打尽。”
绣衣使者作为皇帝的耳目,暗查贪污赈灾款的案子,也是应有之义。
去年因为此,下狱了不少官员,没想到今年仍旧出事了。
“去年调查明江府所有官员,这位季崇明季知府也是调查对象,因为没有证据,只能放过他。今年季崇明主动请缨,修筑大坝,原以为有军令状在,今年不会出事,没想到……”堤坝又出了问题。
安知夏扶额,既然已经对季崇明有所怀疑,朝廷居然还重用,现在受苦付出代价的反而是普通百姓,这样的朝廷要来何用?
小胖子也有些羞愧,“这次绣衣使者把目标定在季崇明身上,想来他手中应该是有受贿账册的,我们只要能找到账册,将所有犯罪官员绳之以法,也算是对难民们有了个交代。”
安知夏有些不以为然,现在朝廷的当务之急,是竭尽全力救济灾民,而不是惩处贪官。
只有百姓们能活下去,他们才能看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算了,朝廷如何行事,与她无关,只要完成任务就好。
安知夏入座,小胖子特别狗腿凑过来斟茶,安知夏给面子喝了,无恙才松了口气,接着说。
“这个季崇明是天和三年的状元,一出仕便领了正六品翰林学士,不足两年,就被外放为一地主政,三年考评,年年上上,若不是去年明江府灾情严重,他是要升任为一府知州的。”
短短不足五年,就从一介布衣成了五品知府,还差点成了三品知州,可见手腕高杆。
安知夏饮茶,“这个季崇明背后有人?”
无恙摇头否定,“不曾听说。不过……季崇明在文人中颇有名声,早年是鼎鼎大名的隐士,也不知怎么想通了,参加了五年前的科举。”
安知夏:“我更相信,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个季崇明从出仕就是另有目的,这样的人,怎会为财帛所动。”
能被称为隐士的,哪个不是高风亮节,季崇明去年没有被拿下,也有这个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