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老爸回来了。卢振宇一个激灵,连忙答应了,赶紧穿衣服。就在一瞬间,他突然接受现实了:事实这么明显的摆在这,还有什么好怀疑的?而且,这明显就是好事情嘛!
卢振宇的心砰砰跳着,为自己发现的这个“特异功能”而兴奋。
他回忆了一下从小到大的经历,倒是没受过什么伤,但是小孩子调皮,打架什么的,弄出点小破口、小擦伤,那是免不了的,现在仔细回忆一下,好像都愈合的挺快,一两天的功夫,就完好如初了。
一阵水声后,老爸从洗手间出来,正色道:“嗯,昨天你表现不错,年轻人嘛,进了单位就要好好表现,看来你的那个师父对你真不错,挺会带人的,你记着,刚踏入社会,跟对人很重要,一个好师父不但能教你业务,还能教你为人。”
卢振宇不想听老爸这些教育,他推说要做饭进了厨房,打开冰箱查看存货,然后在脑中构建基本菜谱,紧接着洗泡菜蔬,剥葱剥蒜,熬油过花椒,操练起来,他性格比较闷,爱好不多,平时也就是喜欢踢踢球,泡泡电子数码的相关论坛,还有就是喜欢烹饪而已。
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文学细胞,从小到大都没有,小学作文基本没及格过,上中学的时候也是理科好过文科,但是老爸硬是赶鸭子上架,逼他报考了近江师范大学中文系。
其实大家一交流,这再正常不过,身边很多同学也这样,父母干什么,往往也逼着他们考什么,张欣然的爸爸是会计师,高考就让他填报了会计专业,陆涛的爸爸是检察院的,就让他填报政法专业,王子睿的妈妈是卫生系统的,也就逼着他考医学院。
至于卢振宇的老爸,是在宣传口当个小干部,而且老爸也是师大(那时候还叫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的,和卢振宇是校友,九十年代初的大学生,那个时候也是天之骄子,炙手可热,分入机关,当了国家干部……可惜混了一辈子,仍然只是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还整天教育卢振宇怎么混单位,怎么为人处世……
但这并不妨碍老爸像其他家长一样,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卢振宇,逼他报考中文系,以便施展自己的关系,把他“安排”进宣传部门——比如到报社当临时工,整天拉广告。
卢振宇每每想到此,除了摇头,也不知道说啥好。幸好老天饿不死瞎家雀,峰回路转,误打误撞,一系列因缘巧合之下,自己被报社最大牌的记者收入麾下,这才稍微看到了点光明的前途。
卢振宇拿着水果刀挖土豆芽,一边挖一边想事,他看着锋利的水果刀,突然心中一动,想现场做个试验。
他用刀尖对准自己的手指头,想亲眼验证一下超能力。
{}无弹窗当天晚上,江北电视台新闻频道《市民零距离》栏目,报道了碑楼夜市流氓打人事件。
但这个栏目本身只有半小时,一共报道了四件事,平均每件事也就几分钟,前三件都是好人好事,而流氓打人属于负能量新闻,所以放在最后,而且基本上也是一带而过。
病房采访卢振宇的镜头被剪切了很多,就播了几个片段,而且把重点放在流氓打进病房企图报复,然后被及时赶到的碑楼派出所民警一举擒获这一段上,极大地突出了正能量。
至于中间潮哥带兄弟道歉,宝剑赠英雄的镜头,则是完全掐了没播,潮哥那把一千多的大剑鱼,算是白瞎了。
卢振宇怕父母担心,打算把这件事从头到尾瞒着家人,所以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凡是涉及到他的镜头,面部都打了马赛克,介绍受害人的时候,用的也是化名。
……
但是,当天的《北泰晚报》则拨出了整整一版,专门报道这件事,毕竟被殴打的就是晚报自己的人,而且还把报社的大广告客户给猥亵了,所以晚报跟电视台和稀泥的心态完全不一样,那是咬牙切齿,恨不得吃了碑楼办事处。
陈主任跑到总编室表态了,如果这次没个说法的话,他就不干了,离开这个让他流血又流泪的地方。
他所谓的“说法”,就是这次得彻底办倒碑楼办事处,就算办不倒整个办事处,至少要办倒城管科,他打听了,策划这次打人的,就是城管科科长马军然,陈主任的意思,一定要让姓马的脱衣服。
一贯跟老陈不对付的张洪祥,这次也旗帜鲜明地站到了同一阵线,毕竟老陈只是让打了一拳,而被打的最惨的,是自己的“小老弟”。
张洪祥钦点了几个文笔老到的记者,安排他们各负责一块,组织了一个大型专题报道。
然后,张大记者还颇罕见的亲自操刀,二两伏特加灌下去,笔走龙蛇,一篇犀利的社论出炉了,通篇弥漫着火药味,文字之犀利,称得上字字刀枪。
石总编过目后,直接拍板,接着协调了一个整版,专放这个专题,张洪祥的那篇社论放在正中间,然后老总编还亲自执笔,在最上方加了一篇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