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释权

明骑 隔壁小王 2322 字 10个月前

“好!”

人群中,夏国相先叫了一声好,但只见吴应熊策马加速,冲向靶子,马蹄声中砰的一声铳响,靶子应声倒下,喝彩声响了起来。

震天的喝彩声中,马城昂然起身,微微一笑:“赏!”

“子承父业,关宁军以骑战起家,有此骁勇后辈,后继有人了呀。”

欢呼声先安静了下来,不久,又想起一阵更热烈的欢呼声。

“谢殿下恩典!”

吴三桂亦心中狂喜,扑通跪地,竟老泪纵横了:“王爷圣明呀!”君无戏言,吴应熊这一枪,给他换来了关宁军第二代主帅的位子,难怪关宁军上下要欢欣雀跃了。于是乎,一些小小的龃龉,便随着吴氏子应熊的上位,皆大欢喜了,关

宁系众将从夏国相以下都松了口气。

翌日,清晨。吴三桂猛的翻身坐起,越琢磨这个事情越不对劲,一拍脑袋,吴大帅深深的懊悔起来,他又犯了一回傻。以王爷的性子,为了安抚关宁军上下,关宁军主帅这个位子,本

来就是他儿子的呀。这倒好,他聪明反被聪明误,不好开口再要好处了。

“罢了。”

吴大帅又有些泄气了,斗智,斗力,他都差的太远了。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唉!”吴三桂毕竟是天底下有数的枭雄人物,轻轻一叹,既事已至此,他功名利禄之心倒也熄灭了。于是乎,开城八年,坐镇突厥的关宁军主帅,吴三桂去职隐退了,其子吴应

熊接任主帅一职,夏国相为副将。吴三桂这一去,关宁军割据一方,自立为王的可能性,也就基本上不存在了。六月中,西北总督祖大寿请辞,去职。一方总督去职这可是大事,朝野沸沸扬扬的议论了半个月,接任西北总督的人选,却让人大吃了一惊,竟是正在西伯利亚修城池的

袁崇焕,袁大人。这个人选倒是足以服众的,一时间纷乱的人心安定了下来。西北之地波澜不惊,顺利完成了权利交接,只可怜袁崇焕袁大人这些年,起起落落,在西伯利亚修了好些年的

城墙,最终修成了正果,荣升了总督,却已然对官位,权势,名利看的淡了。

这可也是废话,搁谁在西伯利亚修上几年城墙,风餐露宿的,于功名利禄也早就看淡了。袁大人接到任命,还是抹了把老泪,朝着南边辽王府方向,拜了三拜。他心里明镜一样,王爷调他去西北干啥去了,还干他的老本行,修城墙呗。早些年他煞费苦心,吵着闹着要在辽东大兴土木,叫嚷着要把城墙修到建州去。如今可算是一偿所愿了,去西北广袤之地,修个够吧,这一修就又是十年。

扑棱棱,夏夜,受惊的水鸟扑扇着翅膀,成片的飞了起来。砰,砰,砰,一阵密集的铳声过后,大红衣甲的士兵松开十几条猎犬,飞扑出去将猎物叼了回来,还朝着马城

摇着尾巴邀功。

“好畜生!”

马城大笑着夸赞道,一旁,老将张翼提着杆猎枪,眉宇间颇有些得色。

“殿下谬赞了,喏,这条北犬唤作晨雁。”

“殿下再看这条白戎,嘴短,细长,产自渭南。”

十几条凶猛的陕西细犬,咧着嘴,围着两人团团转,马城哈哈大笑了起来:“北番中山之君,有北犬,晨雁,不错,不错!”

“北番中山之君,说的是战国时魏文侯之子么。”

“王爷真博学也!”周遭响起一阵恭维声,让马城越发畅快了,二十年苦心经营,如今这大明军中不通文墨的粗鲁武夫,可真是很少见了。此典出自汉代韩婴所著《韩诗外传》,记载了许多

战国时的奇闻异事,读过此书的人竟还不少。

可见如今杂学大兴,这些往日上不来台面的奇文杂书,也登上大雅之堂了。

马城看着这些陕西细犬,心中喜爱,便撺掇起来:“换来,换来,我拿两匹上品辽东马,换你的北犬晨雁。”

老将张翼大摇其头:“不换,不换!”

“张老帅恁的小家子气,三匹!”

“成交!”

“哈哈哈!”众将哄笑声中,不远处吴三桂闷闷不乐,偷瞄着老将张翼,心中不免轻轻的叹气,倒是小看了这老奸巨猾之辈,他终究是太年轻了些。夜色正浓,马城与众将缺毫无睡意

,又生起篝火来烤些野味来吃。

此时唯独吴三桂闷闷不乐,马城瞧着他,不悦道:“吴帅为何闷闷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