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打通西域

明骑 隔壁小王 2195 字 10个月前

大明唯独没有航海人才,航海人才的短缺让马城伤透了脑筋,大力提拔栽培却成效不大。让这样一支新生的舰队去远洋,和欧洲人打海战么,不确定性太大了,没人会蠢到这么干。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个道理马城是懂得,大明既然海战不行,把握不大,那咱就走陆地,数十万大明常备军从西伯利亚,从中亚,一路打到欧洲去,走陆路端他的老巢。

等到明军铁骑两只脚,从东,南两个方向踏上欧洲的土地,大明的霸权就成了。欧洲人海上势力再强,老巢被大明的铁骑一脚踹翻了,空有庞大的舰队也是无源之水,不足为患。

当然这一切还只是空想,大明还深陷在远征战争的泥潭里,步履维艰。

凉州,总督府。

祖大寿将西北总督府西迁到甘凉,摆出一副抬棺而战的架势。祖大帅是不得已将他的治所西迁的,因为他在延绥的治所被人霸占了,那个人,便是从四川急调西北的傅宗龙。傅宗龙调任西北,巡抚甘肃,陕西,山西三省,摆明了来分祖大寿的权。祖大帅心里敞亮,明白着呢,这天底下谁能调的动傅宗龙,大都督呀,大都督这是不满他在西北磨磨蹭蹭,责怪他打通西域,会师

中亚的动作太慢了。傅宗龙这一来,可就把祖大寿挤到西边去了。

祖大寿此人,盛世可为忠臣孝子,乱世么可就说不好了。

偏偏就出了个马城将他吃的死死的,稳压着他。随着年纪增长,久居上位的马城玩起权力制衡那一套越来越纯熟,信手拈来轻轻一个调动,可就把祖大帅吓的屁滚尿流,卯足了力气抬棺上阵了。祖大帅抬棺上阵,还真管用,西北前线明军突然动了起来,打了鸡血一般,一队队骑兵在滚滚黄沙中纵横驰骋,不可一世。

吕长海痛快了,沙哑道:“穷寇莫追!”顾绛微觉错愕,顿时对这位把总出身的西北将领高看了一眼,此人倒并非一个莽夫,热血上头,竟然还记得他的任务是出使波斯。此人心智可不一般呀,怕是个扮猪吃虎的狠角色。他却不知吕长海是小门

小户出身,穷怕了,让他扔下城外大批金银财宝去追杀敌兵,那还不如杀了他。

于是,明军便肆无忌惮将白水城占了下来。

吕顾两人占着城池,轻骑催促后援团练兵马赶上来,前路必然风险极大,布满西逃的西蒙古残部。两人一面雄霸城池,一面派骑兵轮番上阵重新打通古丝绸之路,建立与波斯王朝的联系。在马城的远交近攻方略里,随着战事越来越频繁,打通西域便显得越来越重要。西域古丝绸之路一旦被重新打通了,明军便可从西北出骑兵,与吴三桂的关宁军在中亚会师,直接威胁奥斯曼人的侧翼,与

西伯利亚明军成夹击之势围攻奥斯曼人,意义便显得十分重大。八月末,明军前锋在前线纵横捭阖,西北总督祖大寿则亲率二十万边民,新军大举挺进河西走廊,重建甘凉二州,并开始囤积军粮补给。祖大帅身负王命,谨记得大都督给他的八字箴言,先北后南,缓进

速决。缓进速决,这四个字倒是容易理解,这是马城针对西域特殊地貌,处心积虑想出来的方略。缓进,便是说西北军民携大量牲口,粮草,军械缓缓推进,走到哪里,便将地盘占领到哪里,占住了就不走了,

开始修建大量军堡边城,为大明西北万世之基业。

主力大军徐徐推进,前线骑兵却又要速战速决,大胆穿插,包围,歼灭西蒙古残部。马城要求祖大寿半年内,向西打通,建立与波斯王朝的联系,向北彻底歼灭西蒙古余孽,与吴三桂大军合兵一处。倘若马城一手策划的这个方略成功了,顾绛真能说动波斯人出兵。则大明,波斯人的联军将从南,北,西,三个方向以包围之势,对奥斯曼人的百万大军展开围攻。别说奥斯曼人的百万大军只是个噱头,

真正能打的也就二三十万禁卫奴隶军。

就算奥斯曼人真有百万大军,在大明波斯联军的围攻之下,那也坚持不了多久。奥斯曼人与波斯人本就势均力敌,再加上数十万大明雄师,等待奥斯曼帝国的必然是灭国瓦解的命运,无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