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观风使一事到了江南,却迟迟推行不下去。倘若有观风使行监察,弹劾之权,那些贪墨遣散费的官员,可还敢如此肆无忌惮。说这些也晚了,江南水太深呀,丁文朝不无恶意的想着,不破不立,这一场大乱过后,新政应该再无阻力,可以顺利施行
了吧。
沉默中,方从哲委实按捺不住,催问道:“文朝,你手中有多少兵?”
丁文朝不假思索道:“禀方公,末将麾下有锐卒两千。”
“两千!”
“太少了!”
一片哗然,偏殿中将领们大失所望,两千还锐卒,两千兵力能干什么,摆开了连紫禁城都排不满,辽军虽勇可也太少了。
丁文朝不动声色,方从哲却强自镇定,叮嘱道:“国公爷,城中如今有多少能战之兵。”
魏国公黑着脸,尴尬道:“锦衣卫,三班衙役,各家护卫都算上,总归能有五六万吧。”方首辅脸色便越发难看了,连三班衙役都算上还不到乱兵的一半,这个仗还怎么打。丁文朝对两位大人的话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心思早就飞到城外去了,他压根也没想着守南京,他要进攻。他跟随少
爷在辽东征战多年,心中琢磨着这样的情势下,少爷又会如何做。以少爷一贯的作战风格,那自然是主动出击,拒敌于国门之外。他麾下集结了军情司锐卒两千之众,翻身上马,披了甲那就是辽镇铁骑,难不成还怕了区区乱兵么,土鸡瓦狗尔。这事儿丁文朝不打算说出
来,说出来怕吓着两位老大人,两位大人估摸着也不会答应。两千骑攻打十几万人,怕是两位老大人要吓懵了。丁文朝自是不会怯战,还野心勃勃,琢磨着这就是辽镇军情司成名的一战了,打好了名扬天下,再也不用被人骂成鹰犬了。
皇上陷入深深的自责,无法自拔,魏国公,方从哲一文一武便召集勤王兵马,防守南京,最不济也不能把南京丢了。然而各地勤王兵马还在招募,集结,乱兵却已兵临城下。兵力空虚的南京外围,如今只
能靠衙役官差锦衣卫,还有军情司锐卒先抵挡着。
“宣,丁文朝觐见!”上书房外,穿一身军服的丁文朝急吼吼进来,推金山,倒玉柱大礼参拜,却迟迟不见皇上吭声,一抬头瞧见皇上痴痴呆呆的坐在龙椅上,面色灰白,眼眶竟还红肿了,这是唱的哪一出。丁文朝微一错愕,
一个眼色,方从哲起身几步走过来,和和气气的搀起他。
“丁将军起了吧,都这时节了就别拘着了。”
丁文朝顺势起身偷看着皇上,啧啧称奇,这位皇爷不是吓傻了吧,这可真稀奇了细,细想也不至于吧。
魏国公也看不下去了,干咳道:“扶皇上回宫。”大太监王承恩含泪将皇爷扶走了,这当口没人顾得上皇上是不是抑郁内伤,城都快破了,大家伙都得被一锅端。皇上走了,南京知府,六部大员到偏殿军议,军情紧急各位朝廷大员竟气急败坏,破口大骂
,那架势让丁文朝心中颇有些鄙夷不满。这南京六部是各方势力妥协的结果,人多嘴杂,倘若不是有个首辅方从哲在上面压着,南京六部也是一团乱麻,大明想要中兴实在不易呀,任重而道远。这场大乱与其说是皇上的鲁莽造成的,倒不如说是
这些大人们闹出来的,这伙人对付旧党下手太狠了。
如今的新党是一个广泛的联盟,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
南京朝廷对待旧党中人也实在太狠了,动辄抄家,流放,把人逼急了能不造反么。
“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