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专供步兵使用的肉搏武器,十分接近后世放血槽刺刀的射击。
这种恶毒的武器起源于什么年代,无从考究,却早在春秋战国时便存在了,大名鼎鼎的吴王夫差矛,便有类似放血槽的设计,专放马血,十分阴毒,可以让一匹高大健壮的战马迅速大量失血,毙命。
混乱中,罗艺拼命想打马上前,却无可奈何只能瞧着骁勇辽骑,陷入蒙古精兵的剿杀。血战中,一骑骁勇无双竟高高跃起,如一颗炮弹重重的砸进敌群,惨烈,血腥的进攻维持了一刻钟,辽骑狂攻无果,何可纲当即下令调转马头,退守堡垒。
东门处敌兵越聚越多,却未料到明军突然掉头,蜂拥而去。
乱战中,不足五千人的明军后队变前队,从一片狼藉的街道上扶起伤兵,捡起军械仓惶后撤。堵在东门的大批敌兵始料不及,匆忙追杀,却被密集的箭矢铳子射翻一片。罗艺额头冒汗,混在大批义兵中便射便退,心下却如释重负,一片弓弦响动劲箭破空而去。
挥舞着刀斧,抱着火铳冲上来的敌兵惨叫着栽倒一片。
“走!”
一声呼喝,明军步骑踩着遍地的尸体退守军营,终究是被堵回去了。
血战一日,城外。
寒风将大红军服吹的猎猎作响,日渐黄昏,城外接应的两支辽骑迟迟见不到主帅出城,当机立断试图靠近东城门,下马步战接应城内同袍,战至天黑无果只得先行撤走,轻骑四出往翰海城,海参崴请援,何帅应是陷在城里了。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陷阵
贼不走空,罗艺逃走时还顺手揪起一个俄人的伤兵,拽着军服领子拖着走,还想着拖一个活口回去讯问。那俄军伤兵后腿上挨了一箭,正兀自挣扎,却被他一掌拍晕便拖着走,在伏尸处处的长街上留下一条长长的血痕。
大明义兵在辽骑掩护下,迅速占据了北城三道街道。
遭遇了俄军有组织的阻击后,明人的攻势停了下来,就地布防隔着数百步与俄军对峙。
此时,统北城陷入巨大的混乱之中。
嘈杂的马蹄声中,何可纲率一营亲卫进了城北军营。
营门外尸体堆积如山,进了营门战马竟被层层叠叠的尸体阻隔,无法深入,放眼望去这营门之内,竟有一道通体由石头打造的坚固墙壁,石墙内外俱是密密麻麻的尸体,墙上血迹已然干涸,结冰,触目惊心。石墙两侧还有坚固的箭楼,碉楼,烟熏火燎中连墙体都坑坑洼洼的。
靠左侧一座三层碉楼,竟还被炮轰塌了半截,却仍高高耸立着,何可纲胯下战马嗅到血腥味,不安的踢踏着四蹄,瞧着那碉楼上挂着的尸体,便知这里连日来激战不停,双方付出了怎样惨重的伤亡。
外头仍是一片混乱,明军,俄军各自依托坚固的民宅,从各种角落里对射。
何可纲趁机将营中义兵首领招到面前,趁乱组织撤退,抛却散落在民宅中无法联络的,何可纲估摸着约有半数义兵,可以随铁骑冲出去,他的三千骑损失不大,仍保持着尚且完整的建制,身侧骁勇的护兵在内,人马都保持着充沛的体力,旺盛的斗志。
此时,何可纲从俄军伤兵撬开的口中,得知了一条重大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