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战事升级

明骑 隔壁小王 2200 字 10个月前

南线战事陷入拉锯,胶着阶段,随着后方大军来援,李争鸣手中有兵便发起大规模的反攻。他将前线筋疲力尽的明军换了下来,迫不及待的将赶到前线的倭军,朝军顶了上去,以五万倭军三万朝军为反攻主力,预备着七天内发起一次大规模的反击。

前线,密林中。

悬崖峭壁上丁怀仁仰躺着,抬头看天,天色十分阴沉山风凛冽,让他不禁打着哆嗦挫着手,他见识过这极北之地冬季的严寒,怕是一场大雪过后,天气转冷,这仗可就更难打了。低头看看红肿的腿上处,麻痒难耐,他却忍着不去抓挠,那处箭伤多次崩裂,伤好了怕是也要留下个恐怖的疤痕。

沙沙!

悬崖下头树叶一阵响动,丁怀仁便一翻身坐了起来,不到一哨的残兵纷纷爬起来进入阵地。

下头,响起一声低喝:“平北!”

丁怀仁听见口令慌忙应道:“报捷!”

对上口令明军解除戒备,前线口令已多次更换,不怕有人渗透偷袭,稍后,丁怀仁便瞧见了大批身穿黑衣的援兵,从悬崖下头的山林间钻了出来,心中疑惑却又如释重负,他终于可以离开这个鬼地方了。一侧,张水子不言不语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背后翻卷的伤口已然结痂。

大批倭兵进入阵地,将筋疲力尽的明军换了下去。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战事升级

江格尔汗吓的两股战栗,面无人色,再愚笨也洞悉了明军的战略,如此强悍的战舰从这处水寨出发,沿水路可以通到哪里去呐,沿乌拉尔河横穿他的领地,直通里海,进了里海北上伏尔加河,那不是可以直捣莫斯科么,数十万东欧人的大军岂不是断了后路,要被包成饺子馅么。

这大战将起便胜负已分,他如何能不心中惊惧。

其实卢象升是吓唬他的,这样的战舰开不到莫斯科,里海北边的海域水太浅了,多数地方水深只有二十米,行不得大船,故此炮轰莫斯科只是个奢望。然而江格尔汗却对此深信不疑,他一个北突厥汗王哪里懂得里海北边的地理水文,他对明军的水路进攻计划深信不疑。

操炮演练完了,明军战舰行驶回泊位,水寨里又繁忙起来。

船工在工匠指挥下将一门门大炮搬上战舰,这样一艘战舰从下水到投入作战,也得耗时两个月,费时费力,然而它却是一支拱卫瀚海城的重要力量。内河舰队沿贝加尔湖,乌拉尔河游弋,进可攻,退可守,整个哈萨克汗国都在它的控制范围内。

贝加尔湖的结冰期是一月到五月,明年一月大湖结冰之前,瀚海城可算是万无一失。年关之后到了大湖的结冰期,那个时候舰队会驶入里海南部不结冰的海域过冬,到时候舰队一走瀚海城不免又是一场血战。

两日后,因南线占据急剧恶化,明军内河舰队紧急出动,以两条主力内河舰为核心的大小战舰五十余艘,护送江格尔汗和十余个教派领袖,离开忠武水寨沿乌拉尔河北上,沿途召集集结北突厥各部青壮,对抗大敌,此时的江格尔汗已对大明死心塌地,言听计从。

两日后,明军舰队进至哈萨克汗国中部,停了下来,在舰炮掩护下扎营,竖起江格尔汗的大旗,后续万余明军乘运兵船赶至驰援,轻骑四出联络各部兵马,处于崩溃状态的哈萨克人见到汗旗,便如同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举族迁徙到大河之畔,重又在汗旗下聚了起来。

越聚越多的哈萨克骑兵在明军舰队支持下,奋起反击,一队队突厥人的骑兵在秋日的哈萨克草原上,迎战杀气腾腾的哥萨克人,虽屡战屡败,却顽强的拖住了哥萨克人的数万主力。

崇祯十二年,十一月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