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章 抉择

明骑 隔壁小王 2316 字 10个月前

明军前线可也是一片狼藉,救治伤患,调派兵力,双方的大炮还在沉闷的对轰,远远看过去波军的二十多门野战炮被摧毁了三四门,山上明军也有一个炮垒中弹,毁了两门六磅大炮,好在没有发生殉爆,中炮处辎重兵正在拼命的抢救弹药。

一片狼藉中,明军可算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明军和波兰军团的首次交手,谁也没讨到大便宜,从战术上说是明军惨胜,从战略上对明军极为不利,东欧联军兵力是明军一倍,这种程度的消耗明军拼不起。

山坳中,帅营。

李争鸣若无其事的吃着热饭,却再三催要伤亡名录,到傍晚时伤亡报告送了上来,战亡八百,轻重伤过千,波军阵亡则超过两千,伤的反倒少,这是进攻一方难免会遭遇的,重伤的带不走只能在血泊中等死,用不着多久血便流干了,死的极多。

这还只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伤亡接近一比二,明军占优。

李争鸣嘴角却抽搐起来,这一战便去了两千兵,重伤的极多,多半是被敌骑透阵而入时被撞翻,被冲杀的,被战马践踏伤的极重。这般打法,怕是他的五万兵力撑不了多久。

明军是防守方又是预设阵地,因此在伤亡比例上便占了极大的便宜。

然而防守方又有一个极大的劣势,需要防御的战线太长,一旦兵力不足便会被在某一点被突破,某一点被突破便会被分割,被绕击,然后便会引发全线崩溃,这样的消耗明军是拼不起的。

万幸,李争鸣在前线只布置了两千兵力,没有将大量战兵挤在第一线。

这便是百战老将用兵的老辣,若不是前线只布置了少量兵力,这一战,那损失便无法估算了。

“哼!”

李争鸣冷冷的哼了一声,将伤亡统计用镇纸压好,便亲去伤兵营安抚人心。

入夜后,数十只信鸽冲天而起,李争鸣飞书瀚海城请援。

同一时间,东欧联军大营。

李争鸣所不知道的是,波军也陷入争吵,纷乱,领兵出征的贵族将领们吵成一团,让波兰军团的统帅雅科夫索别斯基焦头烂额。巨大的伤亡,前线的惨败,让骄傲的波兰贵族们难以接受,一些年轻的骑兵将领跳到桌子上,叫嚣着要全线进攻,给明国人血的教训。一些步兵军团的将领,则拍着桌子指责骑兵的狂妄,使进攻的步兵军团蒙受了惨重的伤亡。

吵闹最后发展成了互殴,让随军的俄国联络官目瞪口呆。

这便是十七世纪的波兰军团,乃至整个王国的常态,是由这个国家的体制决定的。这个处于没落前夕的欧洲强国,如今的体制是贵族议会制,在体制上和大明末期也是极为相似的,不同的是大明是文人内阁制,波兰是贵族议会制,面临的困境却是相同的,人多嘴杂。

波兰王国作为议会制的先行者,在强国四起的欧洲殖民大时代,很快便没落了,因为人多嘴杂,掌握国家的贵族议会通常以争吵,斗殴收场,这和大明何其相似,从波兰王国的没落,沉沦,便可以瞧见这时代的体制,搞什么贵族议会呢,行不通呀。

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需要的是军事强人,需要的是铁腕。

一夜争论,骑兵将领和步兵将领互相揍的对方鼻青脸肿,波军折了一阵竟内讧了。

翌日,山上。

李争鸣瞧着昨天还急吼吼,气势如虹的波兰军团竟没有动静了,心中疑惑却长出了一口气,他对波兰军团十分忌惮,对哥萨克,俄军反倒十分鄙夷,波军既然没什么动静,进攻的便换成了俄军,对于俄军李争鸣是十分看不起的,俄军的战斗力十分低劣。

瀚海城,帅府。

卢象升此时也陷入两难的境地,南线请援,他便只能加派援军,南线是万万不能有失的。然而将兵力调派到南线,广袤的后方便空虚了,他便要冒上被东欧人长途奔袭的风险。整晚纠结,犹豫,卢象升终于做出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择,放开北线,大举增援南线李争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