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战败的雇佣兵团,也一声不吭,于是东方大明在欧洲便成了一个禁忌话题,打了败仗,整个欧洲都在装鸵鸟,对正在强势崛起的东方大明,装作瞧不见,却是将远在东欧的俄国人坑苦了。如今,城墙上的贵族老爷们也冷静下来了,认清现实了。
面前铺天盖地的南方大军,是一支建制完整,军种齐全,拥有数万骁勇骑兵,武器极先进,训练有素的强大帝国,派来征服东欧的强大军队,一如三百年前的蒙古帝国。想到三百年前蒙古帝国的种种传说,萨沙上校,一干贵族,东欧雇佣兵便面无人色,集体失声了。
欧洲花了两百多年,才勉强拜托了蒙古帝国的阴影,如今又有一支强大军队从南边来了。
多数人都认清了形势,变的谨慎,清醒起来了。
三天后,清晨。
推进至射程内的四门明军十八磅野战重炮,率先开火,揭开了攻防大战的序幕,三发试射,硕大的炮弹呼啸而至,城墙上,俄军以两门二十四磅要塞炮还击,竟形成了二打一的局面,炮弹飞来飞去,虽然总计只有六门大炮在开火,交战,却打出了天昏地暗的架势。
在五里开外的距离上,明军大炮二打一,野战大炮口径虽然不如要塞炮,竟也凭借精良的炮术,将两门城防炮压制住了。在这个距离上,要直接命中对方是不现实的,只能靠蒙,然而俄人修筑的城墙低矮,标准的西方棱堡设计,想直接命中就更难了。
俄军城防大炮,想打中明军大炮就更不可能了。
野战炮口径虽然小一些,但是打一炮就走,套上牲口换个地方再打,被命中的几率基本不存在。
{}无弹窗第八百六十九章炮战
与努尔哈赤,皇太极这种狡诈的对手相比,俄人确实没什么脑子,在这空荡荡的西伯利亚旷野上无法设伏,又如何打援,马城便提点了胞弟一番,打援不一定打埋伏,还可以阻击打援嘛,或正面阻击,侧翼包抄,或节节抵抗,诱敌深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嘛。
马灿在兄长提点下,心领神会,便晓得这一仗该如何打了。
后世人都以为近代火器部队打仗,就是双方排开阵势对着放枪,把排队枪毙说的神乎其神,认为谋略无用,却不知排队枪毙只是因为欧洲实在太小了,还多是平原,几十万大军一字排开就能把法国铺满,哪里还有战略回旋的空间,没有战略纵深的欧洲,自然便只能排队枪毙了。
后来数十万法军排着队,雄赳赳气昂昂的到广袤的俄国玩排队枪毙,结果就悲剧了,死的渣都不胜。排队枪毙就只适合在平坦,没有战略纵深的欧洲腹地玩,在地形复杂的辽东都玩不转,因此马城在辽东打山地战,靠的是川兵这样的山地步兵,到了广袤的西伯利亚自然要靠强大的骑兵,玩谋略。
战略纵深的概念,就要靠强悍的骑兵,配合大量骑马的步兵去实现,以机动性取胜。马灿自幼在兄长身边耳濡目染,深知机动性的重要,在兄长马城的战术理念里,抛开欧洲那种特殊的地形不谈,机动性便是一支天下强军的根本,有了强大的机动能力一切都好说。
兵临城下,分兵,围城,架起大炮轰。
面对坚城,明军在辽东十年征战中,也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攻城战法,抗着云梯往上冲,那是白痴,八万明军兵临城下,便从十里开外城防大炮的射程之外开始挖堑壕,一道一道壕沟往前挖,挖出来的泥土刚好修建胸墙,以土木工事向前掘进,掩护大炮一步一步往前推。
十月间,贞河南岸的土地还能挖的动,再过一个月可就变成冻土了。
城墙上,早已经严阵以待的俄军炮手举着火把,呆鹅一般傻站着,不停活动着酸痛的手臂,大炮后头是一排排身披胸甲,抱着重火绳枪的守城步兵,城墙下则蹲着大批长枪如林,重甲护身的重装步兵,随时准备登城发起反击的一支力量,俄军将城墙守的铁桶一般。
然而俄军军官们觉得智商再次被羞辱了,东南方向的那群南方人,并未如同大家伙预料的那样,抗着云梯,挥舞着简陋的兵器蚂蚁一般冲上来,反而就地扎营挖起壕沟来了,这是要打阵地战,堑壕攻城么。哗然中,俄国贵族,东欧雇佣兵们觉得这一切,都颠覆了已知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