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张师傅一生清名,临老了偏偏晚节不保,闹出了如此荒谬不堪的花边诽闻,又气又急这一病倒,眼瞅着便时日无多了。张采见兄长已是出气多,入气少,咬牙切齿恨极了侯方域,打探到侯方域挨了酷刑死在牢里,才算出了一口恶气。
南京留都,六部衙门。
孙传庭领着几个随从,亲兵立在南京六部衙门院子里,望着古旧失修的青砖瓦房,也不知道长了多少年的苍松梧桐,面色古怪。他自陕西巡抚任上,接到圣旨转任南京兵部尚书,数月之内连转了两次官,这一路从京师赶至河南,湖广,四川军前效力,又绕了个大圈就任南京兵部尚书,累吐血了。
这便是当今天子的性子,最喜欢朝令夕改,好在孙传庭还年轻,数月间将南方各省跑遍了,竟没有死在半路上。被几个属官迎进衙门,交割了公务,那前任兵部尚书申用懋便头也不回的溜了。他的前任申尚书便是申时行的后人,只看名门之后的申大人溜的如此快法,便知道这个位子不好坐呀。
申大人是溜了,却将一个烂摊子留给了孙传庭。
新到任的孙尚书坐在衙门里心中发苦,如今,南京兵部尚书这个位子,便是一只夹在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一面是皇上,督师大人,一面是不甘寂寞的勋贵,他夹在中间两头难做人。皇上想用他掌握南京,钳制勋贵,勋贵那一头也不好惹,辽军主力在四川平乱,近在咫尺,本来是混吃等死的南京勋贵们便象打了鸡血,上蹿下跳。
其中有一位关键人物,自是辽王马城,辽军才是这些勋贵闹腾的底气。
几个属官将堆积的军务呈上来,孙传庭便看的头皮发麻,才知道为何申大人溜的那般快了,原是辽军一部已然进至武昌,九江,申大人溜的能不快么。
{}无弹窗第八百二十五章反掌之间
反掌之间,马城便轻松收拾了一个吴江书院,让方公子,丁文朝大开了一回眼界,这个角度寻的太刁钻了,竟不知殿下这个脑子是怎么长的,眼睛一转,竟使出如此刁钻狡猾的手段,当真了得。过不了几日,江南各府便传的沸沸扬扬,吴江书院那些龌龊事,竟传的有鼻子有眼,绘声绘色。
诸如山长张溥左拥右抱,与三位秦淮名妓大被同眠,玩了好些花样。
张师傅与其门生弟子同狎一妓,其乐融融,有鼻子有眼传至南京,南京城便炸了锅,复社中人奔走相告筹银子捞人。市井百姓,三教九楼却哪里理会那一套,于是复社领袖张溥,复社四公子在吴江书院养外室,藏污纳垢的风流事迹便很快在南京传的沸沸扬扬。
这年月,风流雅士与江南名妓传出点风流韵事,那叫风雅,脸上大大的有光。
将名妓招到书院中日夜狎玩,那便是渲染大波,这叫藏污纳垢,这事发生在吴江书院,山长张溥便得身败名裂。名妓换上男装去书院游玩,这类事情也不是没有,被逮个正着却了不得,人人喊打,纷纷与这几位名妓撇清关系,书院那是圣洁的所在,进学的地方,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哪容的下这些污秽事。
江西,临川县衙。
复社二张本就是同乡,同气连枝,声名相连,张溥在野掌管复社,于崇祯一朝,南明一朝闹出了好大动静,另一位复社领袖张采却是在朝的,崇祯元年进士还授了临川知县。一个国朝知县可以开宗立社么,其中那些猫腻便很值得琢磨了。
一个知县,领导着名满江南的复社,这种事情能成么,岂不是乱了纲常法纪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