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标营

明骑 隔壁小王 2413 字 10个月前

沈阳城内,皇太极又何尝不是如此。

连皇太极都下不了弃守沈阳的决心,各旗贝勒,旗主又如何能舍得这辽东花花世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马城一句话道破了旗人的心态,乔一琦笑道:“大帅明见。”

一阵困意袭来,大局已定,马城便打着哈欠回帐睡觉,东门外,是袁公亲自督战的台湾镇军标营,标营,在大明朝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说白了便是巡抚,督师这类三军统帅直辖的精锐护军,旗人这莽撞的一头刚好撞在了铁板上。

辽阳城,东门外。

亲临前线督战的袁可立,站在高坡上看着前面陷入激战的堑壕,指指点点。

袁公此时老气横气,指点江山:“虎毒不食子,这东虏虽为畜类,却未将家小抛弃不顾,天良未泯也。”

左右将官纷纷应是,心中琢磨着袁公终究是饱读圣贤书的,心中总怀中几分怜悯之心。然而知根知底的,心中便会犯嘀咕,这些进士出身的镇军大员心肠最狠,嘴里念叨着悲天悯人,下手却一个比一个狠毒。左右是琢磨不透这位袁公的想法,天天念叨着怀菩萨心肠,行的却是霹雳手段。

几道环绕坚城堑壕后面,便是台湾镇军标营的大阵。

从高处看便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严整!

这军阵已然严整到充满美感的地步,一个个四四方方的步兵战阵,一排排怀抱火铳,长枪,刀盾坐地休息的士兵,一排排整齐有序的三磅炮,六磅炮,横看竖看都是四四方方的鼎盛军容,衣甲鲜明武装到牙齿一卫精兵。

台湾标营还有一个称号,模范标营第一卫,后世人称天下第一卫,好大名声。

主力战兵满编七千五百人,标准的一卫编制,加上工兵,炮兵,辎重兵,各兵种加起来,那便要超过一万五千人了。这也是后来皇明一个野战军的标准兵员配备,至于为什么叫模范标营,各营将官也大约能琢磨透了。模范,那便是样板,标准的意思,便是说日后台湾镇军,都得按照这个标准建设成军。

也便是说,这支横在旗人突围道路上的大军,是皇明第一个标准化野战军,是其他各部的样板。

{}无弹窗第六百七十五章标营

台湾镇军装备的大量短火铳,终表现出其轻便,状态快的性能优势,在攻城战中表现的极为出色。因此台湾镇军这支近代火器部队,渐渐形成了轻重型火铳搭配,以应付不同战场环境的完善编制,大明轻火枪部队亦是一支大名鼎鼎的善战之师。

就地完成快速装填的明军,前排索性单膝跪地,给后排让出射击空间。

因为重量轻又可以抵肩射击,竟形成了上下两排的密集火力,让火力陡然增加了一倍还多。

噼里啪啦,又是一阵爆豆般的铳声。

三十步外,躲在城垛后面,城墙里只露出半个身子的汉军,纷纷被打的栽倒,冒血,嚎叫着跌下城墙。在这个距离上,城墙完全无法为守军提供掩护,许多明军士卒甚至是瞄着射击口发铳的,尽情发挥着滑膛枪近距离射击的强大威力。

甲,盾,城墙,再也无法为守军提供保护。

一阵阵密集的铳声中,据守内城墙的汉军由密集变的稀疏,密集的弹丸横飞,没人再敢靠近垛口,射击孔。

十余轮齐射后,战场上竟出现了诡异的寂静。

短暂的寂静后,明军将官们狰狞的嘶吼声,咆哮了起来。

“进!”

前线明军铳阵突然解散,变成小队作战,抱着铳疯狂的冲进内城墙,十余个将官挥舞着战刀冲在最前面。铳声变的杂乱起来,汉军最后的抵抗被摧毁了,震天的喊杀声中,前线几位营官大喜过望,潮水般汹涌的明军,很快将内城墙淹没了。

轰!

内城门被打开,吊桥重重的落地,城破了,数万明军涌进瓮城,突破内城,将堆门的沙包,木桩清理一空,便沿着街道无孔不入,快速突入了辽阳城。

内城墙,最后的坚固掩体。

用石条堆砌而成的坚固掩体后,孙得功身边只余数百心腹,仍狰狞的嚎叫着,挥舞着腰刀与涌过来的明军对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