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字便道尽了虚实,正黄旗装备战马,与开原铁骑装备优质葬马,比速度爆发力竟然不落下风。大多数落马的开原骑兵,都是一时大意将敌骑的速度估算错了,在高速对冲中长枪纷纷刺空,枪骑兵在对冲中一旦刺空,便被战技精湛的虏骑占了便宜,被各种钝兵器,大刀大斧掀翻。
沉闷中,马城长笑道:“擂鼓,助战!”
亲兵纷纷施礼,解下腰刀甲胄,将十面大鼓在帅旗下立了起来。
咚咚咚,有节奏的鼓点响起,给惨烈的战场增添了一抹悲壮。
前线,吃了亏的开原铁骑如同被惹毛的狼群,被冲散后纷纷向两侧绕开,这一绕便避开了虏骑的锋芒。大批开原骑兵绕到两侧,在军官的指挥下重新集结,半刻钟后便重新集结成两大股,一排排一列列的小跑加速。开原铁骑之精锐,显然也大大出乎虏骑的预料,双方初次交手对轻看了对方。
鳌拜趴伏在马背上,左右张望,看到不远处重新集结的开原骑兵。
鳌拜骇然之下瞪圆了眼睛,被杀散了还能集结起来么,这便是让大金吃尽苦头的开原铁骑么。被杀散的开原铁骑,在战场集结的速度极快,半刻钟内完成了集结,一刻钟后重新发起了冲锋,让混在大队里的鳌拜,尼堪等人心叫不妙,看到左右两侧大股明骑重新小跑起来,不断提速,心中发麻。
呼哨声响成一片,鳌拜等人不敢逞强,大队正黄旗兵拐了个弯,往西北方向加速脱离战场。
这便是骑兵作战的局限,很难做到全歼对方。
吃了亏的开原骑兵渐渐将马速提到极限,吃了亏便炸了毛,一排排一队队挺枪纵马咬住了猛追。连着两股撤退不及的虏兵,被疯狂冲锋中的枪骑兵淹没,大股虏骑便脱离了战场,呼啸而去,来的快去的也快。
东面,地平线上出现大量虏骑的身影,明骑才骂骂咧咧的休兵罢战。
{}无弹窗第六百二十章初战
辽东马其实便是蒙古马培育出来的良种,辽东之地培育良种战马的历史十分久远,并且成功培育出能承载铁浮屠的优质战马。然而培育良种,养马都是一个无底洞,以大明的富庶倾国之力也养不起,建州弹丸之地就更加难以负担了,故此品质优良的辽东战马大多集中在上三旗。
开原铁骑无法大规模扩军,便是受制于战马素质。
养一万匹优质战马需要多少钱,一匹优质战马每年吃掉的口粮,相当于一个骑兵的五倍之多,算上军械,维护,军饷各类花费,养一万开原铁骑一年的花费,大约是四百万两银子之巨,每扩军一万便要砸出去四百万两雪花银,即便以开原的富庶也供养不起,故此建设骑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正黄旗护兵营两万精骑,便是后金整整两代人的积蓄,为最后决战准备的战略性力量。
前线,六千正黄旗护兵,一万各旗抽丁编成的精骑,五千正蓝旗残部,超过两万精骑向开原大军主力涌来,前锋骑兵很快在平坦上的河套上接战,一万开原铁骑倾尽全力迎击两万八旗,给大军扎营争取些时间。
苏子河畔,猫儿山。
马城挑了个依山背水的地方扎了营,全军龟缩到这个叫做猫儿山的地方,布防,步卒纷纷下马一营一营的集结起来,依山势列阵防备骑兵冲阵。辅兵则疯了一样挖壕沟,修胸墙,布置各种防骑兵冲击的路障。这辽东之地山也不太高,这座猫儿山高不过百米,水也不太深,枯水期的苏子河仅能满足大军饮水之用,这处阵地实在谈不上天险。
高处,山坡上。
马城领着一帮将领站定,在一处低洼背风处安置了中军帅营。
帐篷铺开,辅兵四处寻找条石木材,紧急修建起一个可以防箭防炮的观察哨,便可作为大军指挥中心,周围是数营精锐护兵,将帅营团团保护了起来。大军在外也没那么多讲究,马城便将地图铺开在一块山石上,脚踩山石举着千里镜,往远处看交战中的两军骑兵,陷入惨烈的缠斗。
八旗精兵来的太快,开原铁骑无法做到全军集结,只能一股一股迎上去与敌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