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大凌河

明骑 隔壁小王 2228 字 11个月前

袁崇焕举着千里镜,脸色铁青,看着黑压压的蒙八旗兵将大小凌河城团团包围,祖大寿和八千兵马被蒙古兵堵在城里,拼死抵抗,赵率教领着五千骑兵试图救援,和蒙八旗见了两仗便草草撤退了。千算万算也没算到如今蒙八旗,实力膨胀的这般厉害,约三四万骑蜂拥而至,前锋营便被堵回来了。

同为奴才,蒙八旗待遇可比汉军好多了,待遇基本等同与满兵下五旗。

这三四万蒙古骑兵可都是精兵,从二三十万蒙古人里面挑选出来的,能不精锐么,并且披甲率是极高的。后金军打仗,攻城也学乖了,骑着马冲上来放箭是一板斧,如今又学会了二板斧,筑高墙。用人力在城外筑起四面土坡,高度和城墙差不多,一可以防炮,二可以用大量弓箭手站在土坡上,和城里的明军对射。

如今蒙古人正在堆土,大小凌河城凶险万分。

袁崇焕心中憋闷,还谈什么建功立业,反攻辽沈,如今连锦州城都出不了,十万大军还没到广宁就被堵回来了。麾下兵马虽经过整顿仍极为混乱,前营步卒以河南,山东兵为主,偏偏河南山东又语言不通,河南山东离的那么近,为何会语言不通,袁崇焕胸中气闷,又有些灼热,连语言都不通自然无法协调作战。

气了一会,袁崇焕平静了,只要握紧手中四万精锐步骑,大事可为。

袁军麾下三万大同镇军,一万关宁铁骑是核心力量,三万大同兵还是当年马城,王国桢两人借着山西大捷,趁机从流民中招募的精壮。后来东林党复辟,王国祯黯然去职,这支新军兵马便被袁崇焕牢牢掌握,很快变成了起家的基本部队。然而这三万大同新军使用的还是老式鸟铳,也只刚刚完成了新兵训练,远远谈不上天下无敌。

{}无弹窗第五百四十九章大凌河

骑兵砍瓜切菜一般,在溃败的汉军群中直插而过,硬生生将大批汉军兜住了。刀砍,手弩,火铳齐发,被截住的大队汉军无法突破骑兵遮蔽,硬生生被咬下了一大截尾巴,陷入激战。有马的旗兵,则头也不回的滚滚向南,卷着败兵逃进抚顺城,将大门一关,城防重炮架了起来,依托坚城顽抗。

正面战场,大队明军越过浑河,一个个方阵在大炮掩护下向前进攻。

被铁骑拦腰截断的大股汉军陷入混乱,一部分疯狂的冲击骑兵组成的拦截线,另一部分返身与明军接战。千里镜中,返身力战的汉军依托木栅,土堆,大车,各种掩体与一排排明军对射,不时有汉军士卒被重绳枪打的浑身冒血,一头栽倒,却竟然阻止了明军大队追击的步伐。

马城忍不住大骂起来,这些死硬死硬的汉军,忠实的奴才。若是没有这上万汉军阻拦,明军可以一路追到抚顺,偏偏这些陷入重围的汉军抵抗意志很强,这是汉军八旗严苛的军法作祟。无奈,明军主力只得停止追击的步伐,先收拾这一大股碍事的汉军,白白错过了攻破抚顺的良机。

当面之敌是汉八旗右翼主力,是虏军极顽固的一股力量,汉军右翼主力的核心可不是孱弱的明军降兵,而是正牌的旗人,同满清大兵同为辽东征服者。汉军右翼各军很早就投靠了建虏,成分多是辽东多民族混居地区的汉人,满汉,汉蒙杂交产物,还有一些抚顺之战,辽沈之战的降兵中的精华,民族观念十分淡漠,或者铁杆的汉奸。

这股汉军作战意志是极强的,也是汉八旗中的精华所在,辽东汉民四百余万,投靠后金的极多,这支部队编制除了大量鸟铳兵,还有精锐的刀盾藤牌营,长枪营,只是在装备上不如满八旗,披甲率约四五成比例,这个披甲率已经很高了。

大量汉军抬进下五旗之后,满汉的界限便大大的模糊了,许多汉军便以正牌旗人自居。一个个明军火器方阵大举压上,进入射程后立定,齐射,大批汉军则以栅栏,大车,土堆为依托放箭,发铳,竟然挡住了明军的攻势。明军前锋四营在对射中虽然占尽了上风,却也渐渐失去了攻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