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了一处几十米高的土坡爬上去,南线战场一览无遗,激战一夜,南线已经彻底陷入混战,到处都是火铳发射时的硝烟,还有人喊马嘶惨叫声。倪元璐作战风格十分刚猛,布置了三道防线硬顶着虏军冲击,眼下三道防线都在全线激战,被冲乱的铳手每分每秒都在承受着巨大伤亡。
只有第三道防线仍大致完整,无数铳手排着整齐的队列打出一排排齐射,激战时远处突然一声轰鸣,浓烟升腾,几朵小型蘑菇云慢慢升腾起来。马城面沉似水,死士,地雷,代表着战局十分不妙,当开原将领被逼到动用死士地雷的时候,那就代表着深陷绝境了,每一朵蘑菇云就代表着几名死士的忠勇。
开原军中已经出现了种族主义的苗头,马城很清楚这代表着什么,却毅然无悔。和亡国灭种的下场相互,宁愿亲手把大明带到极端民粹主义的邪路上,就算最终演变成军国主义也再所不惜。这时代西方工业革命尚未发生,大炮巨舰才刚刚兴起,开原军中极端民粹主义的萌芽是马城乐于见到的。这种死士亲手点燃的大地雷效果极佳,开原军中不缺这类狂热的死士。
惨烈的战场上,马城心思却飞到九霄云外,还不到投入最后预备队的关键时刻。
突然想起前世军校教授传授的战争艺术,战争是一场耐性的比拼,比的是哪一方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强,极有道理。铁石心肠,看着前两条防线开原子弟兵,被人多势众的虏军淹没,一个个战死,不时有死士点燃埋在瓦砾堆中的地雷,与敌偕亡。建俘也发了狠又使出猪突战术,汉军,蒙军,下五旗旗兵一波接一波的冲击。
马城颇有些无奈,猪突战术,正是正面对抗火枪方阵的良策。
在这没有机枪大炮火力覆盖的时代,人海战术足以淹没一分钟两发的重型火绳枪阵,事实证明火枪方阵并不是无敌的,相反在辽东战场上还很脆弱,屡屡被后金用人海战术突破。倘若皇太极再凶悍一点派上三旗精兵上阵冲锋,开原火枪营也实在难以抵挡,后金大量铺天盖地的奴才军,让马城想到了欧洲战场上的灰色牲口。
后金以残酷军法驱使奴才军,又有强大的骑兵集团,实在是难以应付。
正沉吟间,前线已经到了分生死的时刻,倪元璐坐镇第三条防线亲自披挂上阵了。马城再不犹豫长枪前指,麾下一千两百铁骑从缓坡上猛冲下去,大约相当于后金上三旗白甲兵的战斗力,六百军官,预备军官冲锋在前,轰隆的马蹄声排山倒海的气势,让前线虏军瞬间就崩溃了。
{}无弹窗第四百一十七章一线生机
抚顺到辽阳不过二百里,此时戚金还有一线生机。
将抚顺外围的汉军旗打回了瓮城,马城便派出骑兵往辽阳方向攻击,搜索,试图联系辽宁阳方向的戚金大军。抚顺去辽阳还要先经过沈阳,沈阳便等于是后金都城,骑兵每前进一步都如陷泥沼,战斗陷入伤亡极大的白热化。五百骑一日夜间便伤亡过半,侦察骑兵付出伤亡过半的代价,终于带回了有用的情报。侦骑报告辽阳方向正在激战,杀声震天,沈阳外围到处都是后金骑兵实在难以通过。
又是一个难熬的夜晚,抚顺城外十里,帅营。
倪元璐再次请援,南线摇摇欲坠随时都可能崩溃,马城咬牙将亲兵营,最后的四个营预备队派到南线,急令界藩的李争鸣分兵来援,深知今夜将是最难熬的一晚。熬不下去大军溃败便一切休提,袁崇焕的一万骑兵已经到了辽西,明日便能出现在沈阳虏军侧后方,一万骑兵袁督师也是下了血本。
今夜,也是戚金和麾下两万浙兵的生死关。
倘若戚金能大发神威攻下辽阳,据城死守,则马城拼着全军覆没也要全军救援,与皇太极在辽东辽阳,抚顺之间决战。倘若能一战得胜则便是一战定乾坤,与戚金合兵一处占据了辽阳,坚守到袁崇焕十万大军由宁锦赶到,则三支大军近二十万步骑围攻沈阳,美好的前景让马城心脏砰砰乱跳起来。
这应是戚金真实的打算,以两万浙兵的性命换一个辽东决战的机会。
弄懂了戚金的想法马城心中唏嘘,这些大明的忠臣良将呀,令人唏嘘,这机会虽然渺茫却能快刀斩乱麻,一举奠定大明中兴的基础。马城眼角发酸心中叹息,怕戚金想不到断送了大明的不是建虏,而是关内揭竿而起的农民军,就算这一仗打赢了又能如何,胜也必然是惨胜,惨胜之后,辽军也元气大伤了。
决战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决战是需要战机的,此时决战无疑是在错误的时间,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这也是人算不如天算。唏嘘过后便是现实的问题,开原大军也是危如累卵,无力策应二百里外的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