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大清洗

明骑 隔壁小王 2310 字 10个月前

至澄城县城下,王二疾呼:“谁敢杀知县?”

众齐声应道:“我敢杀!”

连呼三次,众皆同厉声。王二知军众齐心,即率众攻入县城,诛杀了知县张斗耀。开仓济民后,恐官军合围,退至白水县洛河以北。在洛河北,随军饥民渐多,声势日大,遂转战渭北各地,攻城夺寨,处斩恶吏,打富济贫,百姓拥戴。

王二起义军迅速壮大,傅宗龙紧急调动陕西新军围剿,内阁却派了一个兵部侍郎杨嗣昌到陕西,夺了他的兵权接过指挥大权,兵败白水城下,损兵两千,此时,很多饥民和明王朝的一些逃兵,也纷纷加入起义队伍,起义军扩充到数千人,韩城、蒲城、宜君、洛川、白水等地皆乱。郁闷的傅宗龙是满腹牢骚,说陕西新军兵卒每人月领兵饷银五钱,不足买米一斗,军心涣散了。

马城默然收好来信,早不出意料,乱世来临了,陕人反了。

为什么总是陕人造反,马城也是做过研究的,陕西这地方并非传统的农业省份,它是一个半农半牧的地区,缺乏对外贸易物资,如丝绸,茶叶等。而农业生产也只能维持部分的基本生活需求。

但是陕西在明朝前中期,却拥有绝对的对外陆上贸易口岸的优势地位,贸易主要是以茶叶换取马匹,贸易流程来说,就是四川,湖广地区的茶叶经过贩运到陕西地区集中,然后在边境管理官员监控下进行互市交易,以换取牲畜和金银等贵金属,贸易必定要使得服务业昌盛,也就是说很多金银会被当地所吸纳。

陕西是明末最先经济崩溃的省份,又不产粮食,田亩出产仅够陕西百姓勉强果腹,如今京畿遭灾,朝廷要从陕西征粮,这一征粮就征出民乱了,就算陕西巡抚傅宗龙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挽救破产的陕西。陕西这地方又是传统的商埠,一旦破产就有了大量闲人,也就是造反的主力。

陕西大乱,钦差杨嗣昌接过了陕西军权,又在嚷着以抚为主,以剿为辅。

{}无弹窗第四百零二章大清洗

三格格莽古济和皇太极是亲家,皇太极长子豪格,娶的就是莽古济长女。莽古济的大女儿嫁给了大贝勒代善之子岳托,可见这位三格格在后金八旗中的地位之高,两个女婿可都是权高位重,手握重兵的,正蓝旗要谋反就离不开她的支持。

深夜,姐弟两人对坐房中。

莽古尔泰说的舌头都干了,百般引诱:“老八要削咱正蓝旗的兵,为什么没能成,我估摸着老六老七心里是向着咱的,是帮着咱说了话的,代善那边你先稳住他,等事成了把那老东西圈起来,让岳托去领两红旗,这不就成了么!”

莽古济初时大吃一惊,捂着耳朵不敢听,慢慢却被亲弟弟说动了。莽古济心中又惊又怕,却也心动,这也是个不甘寂寞的女人,这位三格格十一岁就嫁到了哈达部,嫁给了老实人吴尔古代,可说是一手颠覆,收服了哈达部的功臣。姓爱新觉罗的女人,那都是玩和亲,搞颠覆的高手,玩了一辈子的权术。

让三格格心动的是,莽古济的筹划是可行的,极有说服力的。

老六老七两个人立场摇摆不定,态度含糊,一帮小的敢怒不敢言,真正支持皇太极的只有大贝勒代善的两红旗。然而两红旗,代善是可以被取代的,其中有个关键人物,就是莽古济的大女婿岳托,岳托和这位三格格,岳母关系极为亲近,平日和正蓝旗,莽古尔泰也素有往来。

倘若能将代善关起来,用岳托稳住两红旗,手中握住两红旗兵马,那皇太极可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了。这个计划的可行性极高,野心勃勃的莽古济便心动了,她再婚嫁的是蒙古敖汉部首领琐诺木,然而那个死鬼不争气,押送军需竟死在喜峰口,又让这位三格格成了寡妇,玩了一辈子权术的三格格,心中空荡荡的不塌实呀。

倘若亲弟弟做了大汗,那她的地位自然便完全不同了。

咬了咬牙,三格格便将心一横,平静道:“三日后,我设宴将老八请到家中,你可将兵马准备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