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城释然一笑,下城而去,北城门里开原铁骑早披挂上阵,只等主帅下令便出城冲一阵,也不好堕了开原铁骑的威风,一是为扬威二是为了拖住两旗虏兵,为曹文诏正在集结的大军创造歼敌机会。
袁崇焕追在后面骇然道:“大人万万不可!”
马城回头看了他一眼,翻身上马放肆一笑:“忒不痛快,你且看看着吧!”
袁崇焕急的手足无措绝没想到,这位总镇大人还敢出城和虏兵野战,城外可以是有两万虏兵这不是胡来么。
城外,暴怒的多尔衮用金刀砍了两个正蓝旗佐领,这在八旗军中是极罕见的行为,代表着多尔衮真的怒极了。正蓝旗在大同城下折了一阵,失了锐气被多尔衮震住了,默默的救治伤患大军开拔,往西北长城方向撤兵,发了狂的正蓝旗兵四处砍杀明人泄愤,大同北方变成了人间地狱,到处都是尸体。
此时,大同北门突然洞开,吊桥落下。
正在救治伤患准备拔营的两旗虏兵,纷纷侧目,多尔衮气的怒叫道:“明狗,欺我太甚,气死我了!”
左右护卫白甲兵也默然不吭声,人人马上都挂满了大包小包的细软,归家心切战意不是那么高昂的。镶白旗和开原兵马没怎么交过手,不象那些发了疯的正蓝旗兵,很多旗兵家眷都死在辽阳,和开原骑兵真的是仇深似海。多尔衮发泄一阵严令正蓝旗打头阵,先行北撤,自家带着镶白旗断后。
城头上突然几声炮响,铁骑自大同北门蜂拥而出,多尔衮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开原铁骑自北门出城居然还敢发动冲锋,让两旗旗兵目瞪口呆,明人这是活腻味了么,还是昏了头。多尔衮气的脸色都发黑了,这时想撤也难,正蓝旗在大同城下死伤了大量战马,又狠折了一阵,只得让镶白旗上阵碾碎了这些嚣张的明人骑兵。多尔衮对马城对开原铁骑,是真的恨到咬牙切齿了。好好的一场劫掠打成了烂仗,损兵折将不说还丢人现眼了,现在连明人骑兵也敢骑到他头上羞辱他了。
{}无弹窗第三百零八章决死一击
鸟铳,终于展现出作为一种过时火器唯一的优势,它太适合中国人了。就算是一个身材瘦弱,严重营养的不良的中国人,经过三个月的训练也能上阵开上几铳,它是被西方淘汰的火器,却是最适合瘦弱中原人的火器,有城墙庇护的中原人手持鸟铳,就能和精锐虏兵拼消耗,只要不崩溃对下马步战的虏骑还是能造成大量杀伤的。
这是鸟铳第一次在北方战场上,展现出它为数不多的优势,让马城深深的思索着大明大量装备鸟铳,也不是没有原因的,除了千挑万选的新军需要装备重型滑膛枪,广大明军二线部队大可以沿用鸟铳做为主战武器,如此,便极大的减轻了财政负担,解决了一个极大的难题,改良虎蹲炮的表现也让马城大为意外,也是可以大量沿用的。
改良虎蹲炮,将那块压顶的弹丸加重,威力顿时倍增,威力让马城也为之侧目。
隔着城墙的对射,鸟铳终于表现出它作为近代武器的优势,城下射来的箭支已经稀稀落落,城上发射的铅弹却仍旧密集,大同神机营在督战队的残暴镇压下,用他们手中过时的鸟铳给了女真人以重大的打击,第一批走出盾车的女真弓箭手在对射中基本损失殆尽,大群手持步弓的虏骑也逐渐脱力,开始溃败,督战的多尔衮暴跳如雷。
退兵的号角声响起,后继乏力的正蓝旗在攻城战中表现的十分拙劣。
马城终于明白为什么后世历史上说,建虏不擅攻城战,因为虏兵实在太依赖步射了,一旦步射无法摧毁城墙上的抵抗,便后继乏力。八旗兵打攻城战连三板斧的本事都没有,他就只有一板斧,盾车盾牌掩护冲上来步射,多数情况下孱弱的明军抗不住这一板斧,然而若是抗住了便会如大同神机营一般,创造了一个极为经典的战例。
这经典的战例,是在督战队的血腥镇压下完成的,却不影响它的巨大价值。此战大同兵胜的极为精彩,明军从辽宁一败再败,数十万边军精锐覆灭之后,终于由孱弱的大同神机营创造了一个奇迹,在守城战中正面击退了后金正篮旗。虽然大同神机营被彻底打残,伤亡极重,却并不影响马城的好心情。
正蓝旗兵潮水般脱离战场,那大同参将扑通坐到地上,居然奇迹一般毫发无损。
马城走过去亲手将他扶了起来,那参将慌忙爬起来施礼,大礼参拜。
一名亲兵不满呵斥:“战阵之上不得行礼!”